近日,径南镇党委扎实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一线,实现“干部走下去、问题带上来、服务送上门”,切实将“四下基层”“四个万家”转化为乡镇治理实效,通过“周二上门去”深入各村各户的“沉浸式”走访,掌握“第一手”社情民意,实现与村民的“零距离”沟通,搭建起从“民声”到“民生”的桥梁。 有呼必应,领导接访直面民生热点 4月22日,兴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径南镇党委书记曾秋勇带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镇综治服务中心、相关村党群服务中心接访群众,“零距离”倾听群众的心声和诉求,耐心细致地解答来访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对于能立即办理的问题,做到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安排专人做好记录备案,限期解决并及时反馈,确保来访群众诉求有落实、有反馈、有结果。共接待群众36人次,收集到诉求事项22条,其中17项已现场解决办理。 一呼百应,专班攻坚破解治理难题 面对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复杂问题,启动“一呼百应”机制实现“田间地头调解”,由挂点领导带领驻村(社区)工作组及村(社区)“两委”干部、成立专项调解专班,联合镇司法所、平安法治办公室、派出所、理事会、法律明白人等各方力量参与联动,确保责任不推诿、进度可视化,共同破解治理难题。 即呼即应,速办快处回应诉求期待 近日,村民孙阿婆向村里反映,由于自己儿女不在身边,其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没法完成养老认证。为此,工作人员立即响应入户,携带便携设备现场采集信息,为村民提供便利。 据了解,径南镇按网格划分责任区,驻村(社区)干部与“两委”干部协同分片包户全覆盖。同时建立“民情日记”制度,结合“支委联系党员”“党员联系户”机制,做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未呼先应,上门遍访主动靠前服务 根据《径南镇“周二上门去”党员领导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实施方案》,固定每周二为“上门日”,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社区)干部、“两委”干部全员下沉村(社区),走家入户,到群众家门口“访民情、集民意、解民忧、办实事”。自实施《方案》以来,径南镇各村(社区)“普遍联系群众”共走访714户,收集“群众心愿单”48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11件,已完成解决163件。 “周二上门去”不仅是收集问题的窗口,更是检验治理效能的擂台。下来,径南镇将持续深化“四应工作法”,结合各项工作大力开展进村入户走访,把初心使命转化为奉献指数,将责任担当兑现为幸福增量,在共建共治中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让民生保障既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