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乡镇风采

坚持四管齐下推进城乡发展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08-12-07
[字体:  ]

福兴街道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

坚持四管齐下 推进城乡发展

福兴街道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注重密切联系农村工作实际,坚持采取四项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秀美”新福兴。

一、加强干群学习教育,提高加快发展认识

福兴街道党工委结合本办事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一是集中学习。召开干部大会,由党工委书记主讲,认真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对会议精神进行深入讨论,每人都写1篇心得体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水平。二是下乡宣讲。由组织、宣传部门做方案,各驻村领导、村支书带头,对办事处10个行政村进行理论宣传,使全会精神家喻户晓。三是注重结合。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各村、单位和部门都深入农村,听取群众心声,全面摸清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寻找“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谋划发展新路子。四是注重引导。通过学习宣传和舆论引导,力促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对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认识,把学习成果转化到各村、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新思路和措施上去,落实到改善民生、利民惠民、共建和谐的行动上去。

二、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福兴街道及时把全会精神与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相结合,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经济,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一是巩固提升“吨谷镇”。以梅子村省级试验田基地为核心,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试种超级稻新品种,发挥科技示范作用。扩大天优998、培杂泰丰等水稻耕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二是发展绿色经济。发挥福兴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和规划,加大福兴农贸山货(物流)市场的招商推介力度,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重点推进大塘油茶、五里花卉、梅子茶叶、高田香蕉、神光草莓、锦华砂糖橘向规模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鼓励支持蔬菜、番薯、马铃薯、水产、畜牧等产品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市民“菜篮子”。在大塘等山区村适当种植经济林,发展山区经济。三是培育名牌产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对富农公司、梅子茶场等的服务和扶持,加大科研投入,使恒兴牌鸡粉、鸡精系列产品和梅子绿茶上档次,培育好农业 “拳头”产品。同时,加强产品宣传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打造福兴知名品牌。四是发展乡村旅游。挖掘传统文化,修葺围龙老屋、典型民居,并借助神光山风景区综合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业,使海内外游客来福兴畅游秀美山水,体验客家风情。

三、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为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加快新农村建设,福兴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继续在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高标准上下工夫,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想方设法做好征地拆迁,推进兴福路、站前路市政工程,建设公路交通大“动脉”。多方争取上级支持,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筹资660万元,进行大新村道、高田村道扩宽改造等工程,加快农村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逐步普及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二是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引资720万元,进行石屐河整治工程。筹资262万元,进行高灌沟、西沟综合改造。完成石屐、司角等5宗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大大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水利防灾减灾能力。三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投资50万元进行圩镇及周边排污设施清疏改造。各村开展垃圾统一运载、集中填埋处理行动,其中,五里、新联成功创建为“广东省卫生村”、梅子、大塘等4个村被评为“梅州市卫生村”。投资300多万元,在205国道、兴南大道、福兴街、锦新路架设高标准路灯,梅子、神光、高田等村自发组织群众进行主村道“亮化”工程。在站前路、兴将路、兴南大道、神光路、福兴街等城乡交通干线种植观赏性强、易管理的花草树木,风景宜人。在办事处门前、五里大黄屋等地开辟绿地、兴建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福兴街道历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从群众最期盼、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引资500多万元,完善福兴中学、中心小学等学校的办学条件。引资150万元设立福兴中学 “文钦贵清奖学基金”、中心小学“巍玉宏奖教奖学金”。对照“创强”评估条件,协调各方扎实工作,争取在2009年底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二是强化社保体系建设。发动2万多群众参加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和优抚工作,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切实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三是切实抓好劳务输出。重视做好“双转移”工作,把农民培训、劳务输出作为群众增收的主渠道,实现培训与输出的良性互动,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加强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城乡党支部结对帮扶活动,切实增强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兴办农家书屋,送戏下乡,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深入推进政务和村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依法依规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重视农村综治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3个农村警务室的工作机制。注重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和信访案件的稳控、办结工作,确保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