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乡镇风采

新陂镇:小小百香果,走出脱贫路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18-08-27
[字体:  ]

在新陂镇华新村“基地+农户、先富带后富、一对一产业帮扶”项目的果园里,今年初才刚开始种植的1200多株黄金百香果,到8月份已经开始陆续有果子成熟了。放眼望去,一蓬蓬绿油油的藤蔓上挂满形如鸡蛋的百香果,果香四溢,一片丰收景象。

IMG_0015.JPG

IMG_20180822_171259.jpg

5位帮扶人和结对帮扶的贫困户正在属于自己的垄地里忙碌地采摘着黄灿灿的的百香果。烈日当头,虽然大汗淋漓,但每个人的脸上都笑盈盈的。“看看,这百香果长得多好啊,这是我8月份以来第二次摘果了,这种百香果可以边开花,边挂果,边采摘,采摘期长达好几个月呢!”贫困户罗新尧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喜滋滋地说。

微信图片_20180827164146_副本.jpg

微信图片_20180827164206.jpg

现场的华新村委负责人表示,贫困户摘下来的百香果,由兴宁市辰农专业种养合作社保价收购,销路不用愁。除了保价收购,我们最大的王牌还是差异化种植,现在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紫色百香果,我们种植的品种是黄金百香果,而黄金百香果是百香果中的“贵族”,价格一直维持在高位,在普通百香果泛滥的今天,更能保证贫困户收益。

IMG_20180822_172229.jpg

据了解,近年来,新陂镇积极探索山区土地开发和流转路子,2017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华新村委积极引进兴宁市辰农专业种养合作社,在一个月内流转了村里36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黄金百香果”,合作社还因地制宜,在百香果垄段里套种花生、玉米、番薯、芋头和辣椒等季节性收成作物,并在地沟间引水养殖田螺,实现“一地三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利润收入。该百香果基地今年预计产量400余吨,可实现产值100多万元,成为华新村脱贫攻坚“一村一品”的支柱产业。

微信图片_20180725095140.jpg

同时,华新村还积极探索“基地+农户、先富带后富、一对一产业帮扶”的脱贫模式,通过积极与本村的5位致富带头人沟通联系,让他们与5户贫困户爱心互动,先富带后富,主动认领贫困户,签定“一对一”帮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5户致富带头人带动5户有劳力贫困户通过资金、劳力入股辰农种养合作社,开展百香果种植,由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土地、种苗、技术指导、保产保价收购等多重保障,让贫困户吃上“定心丸”。据保守估计,“黄金百香果”每年每亩产量可达2000多斤,每户贫困户每年每亩可收益1万多元。兴宁市辰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百香果基地还为本地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额外增加贫困户务工收益,加快脱贫增收步伐。

微信图片_20180827164212.jpg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