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在我们兴宁,有一个收藏爱好者,用了30多年的时间,收集了数千种不同种类的革命文物,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6月18日,在收藏爱好者李文聪先生的家中,记者看到两个偌大房间的墙壁、桌面、柜台等地都被红色革命文物放置得满满当当。小到徽章,大到一米多的拜寿屏,包括革命军人证明书、抗战时期将官校尉的委任状和军校学员的毕业照、伟人版画集、《共产党宣言》等,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李先生告诉记者,刚开始自己收藏文物只是因为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没想到后来一发不可收,到现在收藏文物已有30多年的时间了。 虽然收藏的革命历史文物众多,但李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收藏的最珍贵的还是兴宁本地的文物,因为作为一名兴宁人,能把兴宁的历史留住,能让后代记住,他觉得非常有意义。 李先生表示,黄金有价、红色文物无价,于他而言,收藏不仅仅是爱好,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一种传承。虽然自己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但这也不妨碍他对革命历史文物的喜爱。闲暇之余,他也会深究一番这些革命历史文物背后的故事。他希望通过这些故事,重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革命历史文物的存在,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