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兴宁市人民政府
www.xingning.gov.cn
网址支持IPV6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繁体版 RSS订阅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1-8月工作情况的通报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25-09-18
[字体: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期的集中攻坚和动态调度下,全市上下锚定上级部署要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各项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压实,重点领域整治初见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8月,共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一般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人死亡,无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80%、80%、100%,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1-8月,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专题研究治本攻坚工作19次,现场督导检查57次;市有关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497家、1275次,全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71个,完成整改170个。全市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34.1个,企业自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百分比为49.12%。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率为19.54%,暗查暗访占部门检查次数占比为2.04%,约谈通报占行政处罚总次数比例为40.48%,发布警示函占部门检查总次数比例为1.73%。

  (一)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排查重大事故隐患情况

  排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共171个。排查数量较多的是:市消防救援大队(67个)、市交通运输局(29个)、市应急管理局(22个)、市卫健局(10个)、市水务局(6个)、市住建局(6个)、市公安局(5个)。排查数量较少的是:市教育局(1个)、市农业农村局(1个)、市城综局(1个)、市生态环境局兴宁分局(1个)、市气象局(1个)、市发改局(1个)、市自然资源局(1个)、市公路事务中心(1个)、市市场监管局(2个)、市科工商务局(2个)、市民政局(3个)、市文广旅体局(3个)。至今仍未排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的成员单位有:市民宗局。

  (二)挂牌督办、暗查暗访、约谈通报、发布警示函情况

  1.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17次,数量较多的是:市卫健局(5次)、市应急管理局(3次)、市工业园管委会(2次)、市文广旅体局(2次)、市交通运输局(2次)、市住建局(1次)、市气象局(1次)、市消防救援大队(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政府挂牌督办数据。

  2.全市暗查暗访26家次,数量较多的是:市消防救援大队(14次)、市交通运输局(6次)、市应急管理局(5次)、市市场监管局(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暗查暗访数据。

  3.全市约谈通报20次,均为市消防救援大队上报,其余单位均未上报约谈通报数据。

  4.全市发布警示函22份,市消防救援大队(17次)、市应急管理局(4次)、市林业局(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警示函数据。

  二、存在问题

  (一)挂牌率不足。截至8月底,梅州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888个,兴宁市仅171个(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兴宁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率19.54%(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这说明我市在隐患整改工作中存在挂牌督办机制运用不充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影响了整体整改成效。

  (二)安全责任落实仍有薄弱环节。截至8月底,我市暗查暗访次数占检查总次数的2.04%,总体占比仍然偏低,安全生产警示函占检查总次数的1.73%(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反映出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仍习惯于“走流程、看现场”的常规检查模式,对“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约谈提醒、警示通报等具有穿透力的监管手段运用不主动、不充分,重检查数量、轻问题挖掘,主动发现问题和风险预警的能力不足,监管的针对性和威慑力亟待提升。

  (三)企业自查自纠质效有待提高。1-8月份,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企业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内部报告问题隐患数量增加,整改工作稳步推进,但总体情况对照上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发放力度偏小,激励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在敢查敢报、真查真改方面仍需进一步落实。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认真按照市委、市

  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主动向本地区主要领导汇报“隐患排查治理年”工作要求和进展,定期提请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亲自部署、现场督导,坚持“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工作机制,做深做实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病源不消除不放过。

  (二)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质效。要切实纠正工作认识

  存在偏差、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抓住企业“关键少数”,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抓紧落实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切实提升企业自查自纠隐患问题的意愿和能力。要持续开展好“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坚持“找真专家、查真隐患、做真服务、促真整改、助真安全”,深入基层一线“手把手”指导帮扶企业,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难题。要畅通职工内部报告和群众举报两个渠道,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员工主动报告隐患奖励机制,简化安全生产举报奖励程序,加大奖励力度。

  (三)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宣教。要在各级主流媒体上

  持续深度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情况,建立隐患问题曝光工作机制,对系统性典型问题开展深度曝光,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达到“曝光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附件: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1-8月份工作情况汇总表(注:9月18日导出数据)

                                                                                                                                            兴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1-8月份工作情况汇总表.pdf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安全生产信息公开
关于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1-8月工作情况的通报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9-18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有关单位:

  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期的集中攻坚和动态调度下,全市上下锚定上级部署要求,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各项工作,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持续加大,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压实,重点领域整治初见成效,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今年1—8月,共发生1起生产安全事故(一般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人死亡,无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80%、80%、100%,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

  1-8月,市委、市政府负责同志专题研究治本攻坚工作19次,现场督导检查57次;市有关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497家、1275次,全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71个,完成整改170个。全市每千次检查发现重大事故隐患134.1个,企业自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百分比为49.12%。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率为19.54%,暗查暗访占部门检查次数占比为2.04%,约谈通报占行政处罚总次数比例为40.48%,发布警示函占部门检查总次数比例为1.73%。

  (一)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排查重大事故隐患情况

  排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共171个。排查数量较多的是:市消防救援大队(67个)、市交通运输局(29个)、市应急管理局(22个)、市卫健局(10个)、市水务局(6个)、市住建局(6个)、市公安局(5个)。排查数量较少的是:市教育局(1个)、市农业农村局(1个)、市城综局(1个)、市生态环境局兴宁分局(1个)、市气象局(1个)、市发改局(1个)、市自然资源局(1个)、市公路事务中心(1个)、市市场监管局(2个)、市科工商务局(2个)、市民政局(3个)、市文广旅体局(3个)。至今仍未排查上报重大事故隐患的成员单位有:市民宗局。

  (二)挂牌督办、暗查暗访、约谈通报、发布警示函情况

  1.全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17次,数量较多的是:市卫健局(5次)、市应急管理局(3次)、市工业园管委会(2次)、市文广旅体局(2次)、市交通运输局(2次)、市住建局(1次)、市气象局(1次)、市消防救援大队(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政府挂牌督办数据。

  2.全市暗查暗访26家次,数量较多的是:市消防救援大队(14次)、市交通运输局(6次)、市应急管理局(5次)、市市场监管局(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暗查暗访数据。

  3.全市约谈通报20次,均为市消防救援大队上报,其余单位均未上报约谈通报数据。

  4.全市发布警示函22份,市消防救援大队(17次)、市应急管理局(4次)、市林业局(1次),其余单位均未上报警示函数据。

  二、存在问题

  (一)挂牌率不足。截至8月底,梅州市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888个,兴宁市仅171个(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兴宁市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率19.54%(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这说明我市在隐患整改工作中存在挂牌督办机制运用不充分,未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影响了整体整改成效。

  (二)安全责任落实仍有薄弱环节。截至8月底,我市暗查暗访次数占检查总次数的2.04%,总体占比仍然偏低,安全生产警示函占检查总次数的1.73%(排名梅州市倒数第一),反映出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仍习惯于“走流程、看现场”的常规检查模式,对“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约谈提醒、警示通报等具有穿透力的监管手段运用不主动、不充分,重检查数量、轻问题挖掘,主动发现问题和风险预警的能力不足,监管的针对性和威慑力亟待提升。

  (三)企业自查自纠质效有待提高。1-8月份,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企业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积极性逐步提升,内部报告问题隐患数量增加,整改工作稳步推进,但总体情况对照上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同时,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发放力度偏小,激励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在敢查敢报、真查真改方面仍需进一步落实。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要认真按照市委、市

  政府部署要求,积极主动向本地区主要领导汇报“隐患排查治理年”工作要求和进展,定期提请主要领导专题研究、亲自部署、现场督导,坚持“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多拍摄隐患场景”工作机制,做深做实隐患排查整治,做到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病源不消除不放过。

  (二)进一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质效。要切实纠正工作认识

  存在偏差、工作推进不平衡等问题,抓住企业“关键少数”,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抓紧落实完善企业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切实提升企业自查自纠隐患问题的意愿和能力。要持续开展好“万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坚持“找真专家、查真隐患、做真服务、促真整改、助真安全”,深入基层一线“手把手”指导帮扶企业,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难题。要畅通职工内部报告和群众举报两个渠道,进一步推动建立完善员工主动报告隐患奖励机制,简化安全生产举报奖励程序,加大奖励力度。

  (三)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宣教。要在各级主流媒体上

  持续深度宣传“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情况,建立隐患问题曝光工作机制,对系统性典型问题开展深度曝光,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达到“曝光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目的。

  附件: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1-8月份工作情况汇总表(注:9月18日导出数据)

                                                                                                                                            兴宁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9月18日             

附件:全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信息系统1-8月份工作情况汇总表.pdf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