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兴宁市人民政府
www.xingning.gov.cn
网址支持IPV6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繁体版 RSS订阅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新农人”罗伟超:让机械“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字体:  ]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大潮中,不少年轻人都被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所吸引,纷纷选择返乡创业,“90后”罗伟超就是其中之一。三年来,他通过整合机械化资源,在叶塘镇成功盘活了2200亩沉睡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新农人”,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图片

图片

  4月的叶塘镇麻岭村处处洋溢着暮春温暖的气息,皮肤黝黑的罗伟超擦着汗从插秧机上跳下,身后的土地已经披上了翠绿新装。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野草长得比人还高。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一是觉得可惜;二是觉得那么多田地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加上本来我也有农业情结,现在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我认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怀揣着让土地重获新生的决心,原本在深圳从事工程机械行业的罗伟超果断返乡,于2022年初与叶塘镇麻岭村委会签订了农田承包合同。当时,村干部还担心这个年轻人吃不了耕田的苦,没想到罗伟超当天下午就去购置了犁田机和插秧机,让镇村干部看到了他返乡创业的坚定信心。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原本想经营一个农庄,于是把农庄周边的田地逐步流转,第一年只流转了180亩,之后陆续流转,到目前大概流转了1800亩。】

  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农村老龄化、空心化和劳动力外流等问题,让罗伟超很快就意识到了传统耕作模式带来的管理局限性。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通过合作社的种植实践,我发现农业服务的机械严重不足,没有一个专业化(的组织),也没有比较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图片

  2024年9月,罗伟超承包的土地已达2200亩,于是便与叶塘镇的四间公司共同成立了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机械资源整合,实现了代育秧、插秧、翻耕、收割、飞防等全流程服务,连小农户也能享受到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便利。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专业机手约莫有20多个,机器30多辆,包括插秧机6、7辆,翻耕机10多辆,另外还有收割机、无人机、碎草机、起垄机等,农业生产机械基本齐全。目前服务范围最远到达河源龙川县、梅州平远县和(本市)石马、刁坊、坭陂、水口等地。】

图片

  从单打独斗到联盟化服务,罗伟超用自己熟悉的现代化机械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为了确保秧苗健康,他还率先采用了旱地育秧法,让每亩农田的收益达到了300--500 元。预计今年育秧基地扩建后,年育秧苗可达1万亩左右,让农业种植也变得更有奔头了。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农业创业就像育秧一样,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勇于尝试。只要用心干,也是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来源:兴宁广播电视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新农人”罗伟超:让机械“种”出乡村振兴新希望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4-18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大潮中,不少年轻人都被农村广阔的发展前景所吸引,纷纷选择返乡创业,“90后”罗伟超就是其中之一。三年来,他通过整合机械化资源,在叶塘镇成功盘活了2200亩沉睡的土地。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新农人”,听听他的创业故事。

图片

图片

  4月的叶塘镇麻岭村处处洋溢着暮春温暖的气息,皮肤黝黑的罗伟超擦着汗从插秧机上跳下,身后的土地已经披上了翠绿新装。而在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野草长得比人还高。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一是觉得可惜;二是觉得那么多田地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加上本来我也有农业情结,现在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所以我认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怀揣着让土地重获新生的决心,原本在深圳从事工程机械行业的罗伟超果断返乡,于2022年初与叶塘镇麻岭村委会签订了农田承包合同。当时,村干部还担心这个年轻人吃不了耕田的苦,没想到罗伟超当天下午就去购置了犁田机和插秧机,让镇村干部看到了他返乡创业的坚定信心。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原本想经营一个农庄,于是把农庄周边的田地逐步流转,第一年只流转了180亩,之后陆续流转,到目前大概流转了1800亩。】

  理想很丰满,然而现实很骨感。农村老龄化、空心化和劳动力外流等问题,让罗伟超很快就意识到了传统耕作模式带来的管理局限性。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通过合作社的种植实践,我发现农业服务的机械严重不足,没有一个专业化(的组织),也没有比较专业化的服务团队。】

图片

  2024年9月,罗伟超承包的土地已达2200亩,于是便与叶塘镇的四间公司共同成立了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机械资源整合,实现了代育秧、插秧、翻耕、收割、飞防等全流程服务,连小农户也能享受到全程机械化种植的便利。

图片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专业机手约莫有20多个,机器30多辆,包括插秧机6、7辆,翻耕机10多辆,另外还有收割机、无人机、碎草机、起垄机等,农业生产机械基本齐全。目前服务范围最远到达河源龙川县、梅州平远县和(本市)石马、刁坊、坭陂、水口等地。】

图片

  从单打独斗到联盟化服务,罗伟超用自己熟悉的现代化机械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为了确保秧苗健康,他还率先采用了旱地育秧法,让每亩农田的收益达到了300--500 元。预计今年育秧基地扩建后,年育秧苗可达1万亩左右,让农业种植也变得更有奔头了。

  绿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罗伟超:农业创业就像育秧一样,既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勇于尝试。只要用心干,也是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来源:兴宁广播电视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