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quo;非行政许可审批 rsquo;这个历史概念,今天就彻底终结了! 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郑重宣告。 所谓 非行政许可审批 ,是指由行政机关及具有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除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等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外的审批事项。在法律规定中,它被列为 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的其他审批 ,一度被代指为 制度后门 和 灰色地带 。 而在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非行政许可审批 这一概念彻底成为历史。会议决定,按照依法行政要求,在去年大幅减少国务院部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彻底取消这一审批类别。 李克强说,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把审批当成了 利益分配 的手段。 这就把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搞混了,也把社会经济的制度、体系搞乱了。 他明确提出,现代政府的职能,应该是 把该管的管好,把该服务的服务好 ,其他都交给市场。 而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个 灰色地带 ,显然与这样的职能理念背道而驰。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已先后开展7轮清理工作,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209项。至于那些分类清理剩余的非行政审批事项,当天的常务会议决定,对其中49项予以取消,20项转为行政许可,对其他不涉及公众、或具有行政确认、奖励等性质的事项,调整为政府内部审批,或通过 权力清单 逐一规范。 李克强要求,文件通过后要尽早在网上公开,给社会、给市场主体、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信号: 今后再也不搞变相审批了! 我们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定权力清单,其目的就是为了划定政府权力的 lsquo;边界 rsquo;。 李克强强调, 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该取消的就要取消,该转化就要合理转化。政府做事一定要光明正大,决不能再搞 lsquo;模糊边界 rsquo;、再玩 lsquo;模糊权力 rsquo;! (王念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