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岗旅游景点推介之一:白鹤仙师旅游区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08-11-02 10:15:56

罗岗旅游景点推介之一

白鹤仙师旅游区

丘海洪

  白鹤仙师旅游区是罗岗开辟的第一个旅游区,位于罗岗镇东南方霞岚、红旗村境内,毗邻黄陂镇。平坦宽阔的甘赤公路在它山脚的田野村庄中穿过。白鹤仙师山势雄伟,是兴宁北部妇孺皆知的登高胜地。

  沿着长长的盘山公路直上,在将至山顶的山坳上,便是白鹤仙师旅游区门楼。该门楼于2003年10月1日落成剪彩,飞檐翘角,黄瓦灰身,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峻秀挺拔。正门的大理石门柱上,镶着两行镏金大字的对联:  客临圣地平安是福,神居名山心诚则灵  ,使人们对白鹤仙师的敬仰之情由然而生,她的神秘、灵验和久远,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踏上这片圣洁的土地。

  直抵山顶,便是万民朝拜、流芳海外的白鹤仙师观。它始建于明朝,过去一直称白鹤寺。2001年经批准设立道教白鹤仙师管理委员会后,改称  观  。现建于海拔626 .5米高的冬瓜嶂次峰 — —白鹤仙师山顶,由主坛、玉皇殿、观音殿、财神殿、药王殿组成。新建的白鹤仙师观虽然建筑群规模不大,装修未完工,但是地势险峭,傲立绝顶,显得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特别是观前保留的那棵古松,风姿绰约,颇似黄山  迎客松  ,为观群平添了几分古朴和灵气。不管谓之古寺新观,白鹤仙师一直都是一块宗教圣土,吸引远远近近的善男信女前来焚香许愿,顶礼膜拜。每逢节日更是炮竹连天,烟雾弥漫。罗岗的男女老少基本上每年都要来一、二趟白鹤仙师。

  据传,白鹤仙师原是上天高级女神九天玄女之爱徒。商朝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白鹤仙师受九天玄女委派,下凡人间帮助人民解除痛苦。因在人间做了很多好事。归仙后,玉帝命九天玄女用瓦器棺将其葬于人间,即四川鹤鸣山上。人们为纪念她,遂设坛拜祭,坛随客家先民南迁。其坛初建于冬瓜嶂半山径堂下。明朝其间,国师赖布如先生点穴迁至现在的地方,呼之  企羊倒草  ,设神牌位,让人们供奉。千百年来,一年四季来坛拜祭祈福者络绎不绝,演绎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和感人肺腑的故事,至今仍有晚清、民国的碑刻扁额,以至声名渐远,遍及海外。

  白鹤仙师观座落下的,便是神奇秀美的白鹤仙师山。这里林木茂密、环境清幽。由于外形像一方紧扣大地的印章,有些老农管她叫  印把山  。白鹤仙师侧边连着镇办的冬瓜嶂林场、红旗林场,这里有郁郁葱葱、连绵不断的几万亩山林,2001年被梅州市设为自然保护区。白鹤仙师山动植物资源丰富,山鸡野猪各种飞鸟走兽时常出没林中。山中有许多天然去雕饰的景物,让游人流连忘返。如:乌溜溜的山石带着美丽的传说,点缀田间路头,像繁星洒落在山岗田野。参天的苍松抬眼可见,它为您遮阴避雨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受到它那黄山松般的古朴别致。甘甜的清泉,几近山顶涌下,捧吃一口,它会滋润每一个游客的心田。还有那条登高古道,当年人们数着粗石铺成的台阶拾级而上,一路上不知留下多少欢笑,汗水和浪漫的故事,直至山顶白鹤古寺进入视线 hellip; hellip;

  白鹤山下的梯田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层层叠叠,连阡累陌直至半山腰。每逢春天雨季耕作,波光粼粼,如明镜入湖,映照寰宇。盛夏青苗茁壮,生机勃勃。秋天一片金黄,稻香醉人。许多摄影爱好者从兴城、梅城赶来,三番五次捕捉镜头。山脚以出是素有  小四川  美称的霞岚盆地,这里有三个行政村,9000多勤劳的村民耕种着4000亩沃野。登山顶俯瞰,只见村庄座落有致,公路河流交错纵横,好一派平原气息、田园风光!联想起这里的地下宝藏和风土人情,你会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白鹤仙师山顶的视野极其开阔。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镇政府专门在此选点兴建森林瞭望台,可观测二省四县十多个乡镇的230多万亩山林。登台远眺,环顾四周,群峰秀色尽收眼底。再听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无数游人信众为她倾倒,登高揽胜,休闲放松的好心情油然而生。

  每年正月开天门和九月重阳时段,便是到白鹤仙师朝拜和登高的最好季节。这个时候一定游人上万,摩肩接踵,甚至夜宿山顶,蔚为壮观。近几年公路开通后,更是日益兴旺,招揽众多社会贤达前往。于是有人说,兴宁南有神光山,北有白鹤仙师。


  1999年以来,罗岗镇党委政府发挥资源优势,把旅游开发提上议事日程。成立专门机构领导,指定专门干部负责,抓好规划论证,2002年拿出初步规划效果图,使旅游区建设逐步打开局面。先后开辟了5.1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并连同红旗、霞岚两头入口的5公里多长的山脚公路进行硬底化。兴建了5000多平方米的山顶停车场,以及饭堂、办公房、休息室。新建了白鹤观、门楼、石阶路,协助移动、联通公司在山顶建立手机信号塔,解决了山顶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等基本问题。依靠社会力量和多方支持,累计投入旅游区配套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改变了过去一座山、一条路、两座老禅的旧貌。

  旅游区管理逐步规范。2002年经批准设立道教白鹤仙师管理委员会,规范了山顶的民间宗教活动。组织了旅游区内工作人员,建立各种规章制度。镇政府加强对旅游区秩序的监督管理。重大节日、游客高峰期派镇干部驻扎值班,做好治安、防火等有关工作。

  设立白鹤仙师旅游区以来,游客成倍增长,每年至少有几万人以上。许多在外乡贤、甚至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均慕名前往,带动我镇旅游服务业发展。


  目前,白鹤仙师旅游区正处在建设的有利时机。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加快步伐,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是定位要扭住  龙头  。要把它作为罗岗旅游业的龙头,以  四个梅州  战略为指导,以传统宗教为依托,把它建成带动全镇,影响兴宁,辐射粤东的生态旅游景区。让凡是来兴梅地区的游客,都想来一趟白鹤仙师。

  二是特点要突出  三风  。首先是自然风光,珍惜上苍赋予的一景一石,一草一木;其次是道教风格,体现道教活动场所的建筑艺术;再次是客家风情,反映客家文化和民俗生活。

  三是建设要抓住招商引资。要面向市场以企业运作,吸引社会资金、外来资金、民营资金搞开发,宣传造势和实际运作两手抓,提高发展速度和效益。

  四是品牌要打响  白鹤仙师  。  白鹤仙师  声名远扬,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要大胆开发  白鹤仙师  牌子的产品、纪念品,带动各业发展。如近年来出现的  白鹤仙师  米酒、挂历、信封等。

  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白鹤仙师旅游区再作深入的规划论证基础上,加快景点开发建设步伐。如已作规划的老坛  碧水出莲  ,悬崖  雷壁怪石  ,深山和尚  仙人洞  ,还有  登高古道  的恢复,  白鹤塑像  的铸造,梯田等自然景观的利用,还有游泳池等人造景观的建设,冬瓜嶂的连片开发等。只要用心挖掘打造,就会有更多新景点诞生。

  白鹤仙师,一个古老神奇的名字,一座美丽朴素的高山,一块方兴未艾的热土。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融自然风光,道教风格、客家风情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将崛起在世人面前,为山区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活力。

二〇〇三年五月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