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 801作者: 廖静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0-03-06 17:58:59 |
2月5日(正月十二) 阴
18:40
电话铃响了,是家里来电。
同行的村干部笑着对刘玉婷说:“今天赏灯,你家婆叫你回去吃晚饭了。”
刘玉婷是曲塘村的一名90后的党员村干部,年初二至今已连续十多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在这之前早出晚归,家里人都没在工作时间打过电话,她明白肯定是有什么事。
果然,“囡囡的鼻子好像被什么东西堵了,现在哭闹得厉害,你快回来看一下吧!”电话那头的家婆焦急地说,而在城里开店的丈夫今天又有急事处理一下子赶不回来。“妈,你先安抚一下她,我正在进户排查外来返乡人员,很急很重要,暂时走不开。”因为进户排查的这家有4口人是年前从外省回来的,要详细了解情况并连夜反馈回镇里。刘玉婷匆匆挂了电话,
不一会,电话又响起了。“你还是赶紧回来吧,囡囡鼻子被瓜子卡住出血了,我们准备送她去医院了”电话那头是家婆略带抱怨的语气和3岁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同事再三劝说让她先带小孩去医院,刘玉婷还是坚持做完手头的工作才急匆匆赶往家里。
19:20
刚赶回家的刘玉婷来不及吃一口饭,便和婆婆一起带着女儿到医院去。
在去医院的路上,刘玉婷抱着女儿,愧疚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作为母亲,她是不合格的,因为疫情防控工作,6岁的儿子大年初二就已经送往娘家了,到现在还没接回来。女儿体质弱,经常感冒咳嗽,自己照顾陪伴她的时间却甚少;作为儿媳,她是不合格的,家婆年老,但平时家中的琐事都是她负责;作为妻子,她是不合格的,丈夫一个人在店里忙前忙后,自己却不能为其分担。但善良贴心的丈夫和婆婆对此却几乎没有怨言,正是有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任务。
在医院就诊期间,刘玉婷继续通过电话和微信工作群跟同事沟通,将一天的摸排情况汇总整理,及时上报镇指挥部。
回到家吃完饭已是深夜。今年这个与众不同的赏灯日,对刘玉婷来说绝对是终身难忘。
2月9日(正月十六) 阴
23:00
又是忙碌的一天。
傍晚在兴合线路口金星、曲塘、坪见联合执勤点值守交接完毕后,刘玉婷查看了自己管片范围的同事对居家隔离人员监控的工作情况。吃过晚饭后,继续做好返乡人员最新资料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静下来后,刘玉婷思考起了镇党委曾小芬书记布置的一项工作。在全员人口摸查期间,常住人口已经通过镇村干部的地毯式摸排登记了,但是返乡流入人员却难以把握,流入人员如果肯主动上报行程,镇村就能主动把握情况,及时将外来人员纳入监管。如何精准采集流入村里的人员信息?小芬书记将这个问题抛给了受过高等教育的90后村干部刘玉婷。通过关注新闻,刘玉婷了解到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登记的方式让流入人员主动登记信息,于是通过学习连夜利用软件制作了曲塘村返乡人员登记二维码,通过测试发现真的省时省力,能够大大提高效率。
00:15
小芬书记充分肯定了二维码登记的效果,要在全镇各村(居)广泛推广,提高人员登记工作效率。
现在,按照镇里统筹推进防疫和重点工作的部署,刘玉婷和同事们又开始了“一江两岸”旅游公路房屋征拆、春耕生产和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
刘玉婷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牢记使命。在疫情防控期间,无数个像刘玉婷一样的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共同守护家园。
正是有了“刘玉婷”们,我们坚信: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