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绿满田!兴宁市龙田镇扎实推进乡村绿化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浏览次数: 0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5-03-03 15:30:17

  春染阡陌万象新,绿美龙田正当时。近期,龙田镇紧扣“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积极响应绿美兴宁“廿林添绿”生态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在全镇掀起“党员带头、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绿化热潮。

  红色基因育绿林

  凝聚发展向心力

  龙田镇石壁村是镇党委乡村绿化植树活动结对共建村。近日,龙田镇党委在石壁村组织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兴绿”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手持铁锹、锄头等工具,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挖坑,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扶正、填土夯实浇水,各个环节有条不紊,干劲十足。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160多棵樟树、木荷树在石壁村山林间迎风挺立,为乡村增添了一抹新绿。


1.jpg


  龙田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龙田镇党委坚持‘党建+生态’双轮驱动,以主题林建设串联红色血脉与绿色动能,让党员与群众充分参与。种下的是树苗,凝集的是人心。”此前,龙田镇在石壁村水库周边抚育了230多棵樟树、荫香树,打造出一片“党建示范林”,目前苗已初步成林。今年在此基础上,新种160多棵樟树、木荷树扩大主题林面积,为各村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经验,为绿美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匠心雕琢景观林

  扮靓乡村高颜值

  “我们高陂村林区范围大,但沿途登山道景色单一,今年打算在山路两边空地种300多棵樱花树点缀下,待来年4月形成一片花海,让徒步的群众能够感受不一样的高陂风景。”高陂村党支部书记吴俊峰这样描绘今年乡村绿化构思。

  开展乡村绿化工作以来,龙田镇立足“一村一韵”,将乡土文化融入景观林建设,通过“见缝插绿”“拆旧补绿”,在首批典型村坪见村村道沿途种植黄花槐、细叶榕、黄杨等共675棵,打造“迎春金道”;在圩镇周边道路种植桃树和黄花槐点缀风景;在金星村围龙屋前及周边种植茶花树,于青砖灰瓦中点缀一丝高雅。春季花期到来之际,昔日杂乱的边角地变身“推窗见景、出门入园”的生态空间,道路两边金色的黄花、红色的桃粉与新修的柏油路交相辉映,犹如一段从画卷里引出来的道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2.jpg


  老树种出新经济

  绿林结出致富果

  走进五一村和蓼塘村,村民房前午后的龙眼树抽出新芽,“我们龙田素有种植龙眼的传统,果实肉厚味甜,是圩日里的抢手货。如今,我带着小孙女种下三棵龙眼树,不仅可以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日后还能让孩子们品尝到亲手栽种、采摘的龙眼。”村民罗大爷满脸笑意地说。


3.jpg


  为让乡村绿化工作能够更好地产生经济效益,龙田镇注重将绿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引导村民在房前屋后、自家果园种植沃柑、龙眼、李子等水果经济林。这些经济林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据了解,首批典型村坪见村通过种植沃柑,打造沃柑种植基地,仅2024年一年就带动5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32400元。这些枝繁叶茂的经济林,如同乡村的“致富树”,结出了累累硕果,让乡村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绿美龙田展新姿

  乡村振兴谱新篇

  据悉,今年以来,龙田镇持续发力乡村绿化,精心规划实施“三林共建”行动,全力推进绿美乡村建设。至目前,全镇范围共组织开展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累计25次,已完成种植12924棵,精心打造示范林带5公里以上。其中,曲塘村创新采用“分发树木与村民共种”形式种植李树和龙眼树4250棵;第二批典型村金星村更是超额完成本年度植树计划,共植树2121棵;高陂村充分利用拆旧复垦地块和林区沿途周边种植龙眼、樱花等苗木共计1100多棵。


4.jpg


  如今的龙田镇已初步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生态格局,为乡村披上了绿装,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生态活力。接下来,龙田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美丽庭院”建设要求,以绿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让绿色成为龙田镇的新名片。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