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1-10-13 09:22:13 |
在城乡发展加快、人口密集、需求多样化的今天,如何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近年来,梅州兴宁宁新街道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模式,用数字赋能促基层“智”治,构建“一员”多用式“全科网格”队伍,在疫情防控、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群众等起到了积极作用,画下了平安宁新的“多彩”同心圆。
“红色基因”打好基层社会治理底色
随着宁新中心幼儿园新园区的动工建设,因建设新园引发的纠纷终于画下了圆满句号。这里面,就突显了党建引领的强大力量。
为破解兴宁城区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兴宁市计划将宁新中心幼儿园整体搬迁至原寨仔小学进行扩建提升。去年7月,因空地权属纠纷,部分寨仔村村民到工地阻扰施工。街道办组织相关部门、村委会进行多次调解未果,工程一度停工陷入僵局。如何破局?街道办、村委会结合寨仔村乡贤众多、在外老党员干部多的特点,主动联系他们,依托老党员和乡贤地缘、人缘、亲缘优势,由他们牵头化解矛盾。“我们作为党员,理应带头要为公益事业尽一份力”,老党员同志的共识,最终让“拉锯”了一年多的纠纷获得解决。新宁新中心幼儿园计划在明年9月份开学。
新宁新中心幼儿园教学楼正在顺利施工中(钟思婷 摄)
这些天,家住兴东路电力开发小区的居民格外高兴,因为一直困扰他们的“老大难”问题终于获得解决。原来,由于电力开发小区建成时间较早,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停车难、路面坑洼等问题也凸现出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今年该小区党支部正式成立,结合该市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计划,凝聚挂点单位党员力量,老旧小区改造顺利推进,小区环境从“脏乱差”到“美洁净”,获得了群众赞誉。
改造后的电力小区道路平坦环境靓丽(钟思婷 摄)
升级改造后的电力小区停车位(钟思婷 摄)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量大、困难多,宁新街道联合挂点单位结合各小区实际,通过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和业委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破损墙壁、道路、铁皮瓦、监控视频等循序渐进推进“微改造”。不仅如此,在疫情防控、矛盾调处、民情联络、村务监督等方面,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将各级党组织有机联合起来,全面提高了党组织综合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将“你我的事”,变成“我们的事”,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科技蓝”绘就社会治理数字化亮色
“安了这款APP以后,如果有诈骗类的电话或者短信,只要是在数据库里有备案的,都会自动拦截并发送风险提示”。黄岭村网格员陈国辉在辖区走访时,帮助居民罗春玲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黄岭村干部在网格区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受访者 提供)
“很实用,以后我们的钱财就更安全了。”罗春玲说,“村委不仅帮我们解决各种困难,还经常通过微信群、电子宣传栏等方式宣传常用的法律法规、反诈知识。”
根据兴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部署,宁新街道在广泛运用手机APP、微信平台等开展社会治理的同时,承接梅州“平安之乡”实践创新项目,着力推进“智慧网格”建设,实现治理“微创新”,服务“零距离”。作为“智慧网格”建设项目的首个试点,汇景花园的住户可以说是喝上了“头啖汤”。小区安装了防高空抛物视频监控,大门进出人脸门禁,车辆识别监控,智能烟感+门磁+燃气报警装置,完成小区住户的信息系统登记,营造了一个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治安管理环境。
“现在再也不会发生高空抛物、居民忘带钥匙卡进不了门、失火未能及时发出预警等事情了!”小区保安说。小区治安水平显著好转,业主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在汇景花园的成功经验上,宁新街道渐次推进“智慧网格”建设。目前宁新街道20个村(社区)都实施了″雪亮工程”,在重点地段安装平安视频监控,有条件的小区安装智慧门禁。在城区老旧小区和重要路口加密视频镜头。在农村,推广平安之乡建设"天翼看家"工程,守护百姓安全。去年6月,全省平安乡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在大圳村召开,宁新经验在全省推广复制。智治支撑、科技赋能,宁新越来越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让居民生活得更安心、舒心、放心,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微治理”彰显新型政务服务暖色
上面千条线,下有一张网。宁新街道面积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万人,如何以有限的人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更好的服务给群众,是摆在基层工作人员的一道难题。通过建立街道办、村(社区)、片区的三级网格体系,宁新将辖区细化为每一个单元格,将综治、应急、消防、创文创卫等多个功能融入同一网格内。每个网格都有一个网格员,负责辖区内的所有事务,实现‘全科管理’,再按照“1+X”的模式,1名网格员配备X名网格辅助员,辅助员由老党员、楼栋长等担任,最终实现每一个网格深度融合多项职能,有效整合各类平台资源,实现数据共建共享。
曙光社区网格员在辖区开展节前消防安全检查(曙光社区提供)
6月24日,东风社区网格员李辉在巡查中发现粤东酒家后有套房着火,立即拨打119,上报社区联系户主。街道办消防、公安、应急等部门迅速联合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拉警戒线、在小区微信群发布暂时停气停电通知……一场可能发生的大火被及时扑灭。“水火无情,网格有爱!”社区居民纷纷为网格员的秒级响应、高效处置点赞。
现在,街道各社区(村)街树被风吹倒影响群众出行、邻里之间因扔垃圾产生了纠纷、村里水沟堵塞排水不畅……无论大小事,群众只要找到辖区内网格员,都能获得及时解决。小网格服务带来大平安,基层治理更具温度更有暖色。
洋里村网格员及时将群众诉求反馈到街道办,沟渠堵塞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洋里村 提供)
通过“网格化”综合治理、雪亮工程、平安之乡建设,宁新街道警情大幅下降,特别是入室盗窃率同比下降15%,电信网络诈骗下降43%,人民生活安全感显著提高。“‘全科网格’疏通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大事全面联动,小事一格办理,真正把党的方针、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中去,群众的诉求及时得到处理,用优质的服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宁新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思波说。通过为群众办实事,用真心换真情,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社会平安、稳定、和谐,宁新街道画下了平安建设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