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中镇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01-15 11:47:28

  2022年宁中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中共广东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述职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兴宁市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兴宁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抓学习,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引领

  (一)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10月26日第一时间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11月9日专题召开全镇干部大会,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主要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和作出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推动全镇上下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落实,今年2月宁中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强化了镇领导班子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本领,更大力度推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三)持续深入抓好学法普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压紧压实各执法主体的普法责任,大力开展各类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开展送法进机关、进村(居)委、进校园等活动,组织全镇干部职工参加2022年度学法考试,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社区矫正法》《禁毒法》《行政处罚法》和防范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禁毒普法等讲座。2022年宁中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96余次,出动宣传车48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共1.3万余份,解答法律咨询2580人次,宁中镇村干部法治理念进一步增强。

  二、着力抓领导,持续强化法治责任落实

  (一)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镇党委会议、党委(扩大)会议定期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推进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镇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坚持把履职履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发挥带头学法、坚决守法的表率作用,积极参加上级及镇党委、政府组织的专题学习、法律宣传等活动,全面抓紧抓实分管行业、所驻村法治建设工作,提升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二)切实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全镇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宁中镇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落实民主集中制,凡重大事项,都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坚持党务公开,按要求公开公布党务、政务应公示的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主动接受群众质询,有力保障党员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促廉保廉机制,推进依法执政。

  (三)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严格做到“权力取得要依法,权力行使按流程,权力运行要公开,权力运行受监督”,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所有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权力事项目录、法律依据、申请条件、申报材料、办理程序、办理时限、联系方式、投诉渠道等逐项在官方网站及时公布。

  三、奋力抓落实,持续强化法治建设实效

  我镇坚持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镇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认真贯彻《兴宁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深入落实兴宁市2022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在实践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全镇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一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审备及时,重点审查其主体有没有权限、有没有按照法定程序规定制定,在进行合法性审查中坚持把握“三个是否”原则,按要求做好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2022年宁中镇未制定规范性文件。二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机制,聘请镇法律顾问1名,为政府重大事项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参考。全镇24个村(居)全部聘请驻村律师,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依托宁中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在宁中司法所、宁中社区、蔗塘村、大茔村和枫岭村安装法律服务智慧云平台,让群众在村委即可与律师进行远程视频语音连线,实现群众不出门,即可享受法律服务。三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印发《宁中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要求镇属各部门按照《实施方案》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以行政执法“两平台”为依托,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信息化、智能化、公开化。

  (二)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一是加强合法性审查。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凡政府部门起草并提请政府审议下发的文件,在文件草案提交镇领导班子会议审议前,一律先由司法所、镇法律顾问审查。2022年镇法律顾问共审核合同文书共22宗,并出具审查意见书,有效保障了镇党委、政府决策的合法性。二是提高风险评估质量。我镇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及时组织律师、专业机构进行论证,逐步实行信息和论证意见公开,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三是坚持集体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决策经镇领导班子会议讨论决定。主要负责人拟作出的决定与会议组成人员多数人的意见不一致的,在会上说明理由。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如实记录、完整存档。

  (三)进一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推进镇级综合执法改革,积极加强与上级执法职能部门请示沟通汇报,确保上级下放我镇行政执法职权事项接得住、管得好。一是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开展查处无照经营、打击走私、防范非法集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健食品、成品油等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经营户150多户次,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二是优化政务服务,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营业执照业务257笔,受理办结食品经营许可证业务23笔,受理办结农民合作社业务8笔,受理办结公司分资机构的14笔。三是规范国土管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充分利用日常巡查和上级卫星拍摄等手段,拆除多宗违法用地,维护了全镇良好的用地秩序。今年行政执法共有12宗卷宗,其中行政处罚1宗,行政检查11宗。  

  (四)进一步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以构建惩防体系为载体,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新机制,把抓早抓小谈话提醒作为党风廉政、政风行风建设和干部监督管理的经常性措施,积极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多次组织主题教育学习,不断提升全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水平。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追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失职渎职、为官不为等问题,以监督促进党政机关、部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办事。2022年党政班子和镇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没有出现渎职、贪污、受贿等刑事案件,群众总体满意度较高。

  (五)进一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是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广“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模式和“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综治视联网、“雪亮工程”建设,加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全镇范围内划分95个网格,由各村(居)委干部、驻村干部担任网格员,形成以镇综治中心为枢纽、以网格化为基本单位,覆盖全镇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的工作体系。通过落实细致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确保对辖区内重点人员的管控,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全镇24个村(社区)共安装143个“雪亮工程”高清摄像治安监控视频,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天翼看家”摄像头建设项目,目前共完成1850路,不断提升群防群治力度,让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二是做实做细人民调解。突出强化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防线作用,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炽昌工作室”职能,建立各村(居)调委会24个,组建镇村调解队伍137人,2022年宁中镇调委会共立案调解纠纷82宗,成功调处79宗,调解成功率99%,其中卷宗61宗,口头协议18宗,无“民转刑”案件发生,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三是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发挥村(居)调委会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方面的第一线作用,做到及时预防和处理化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定期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对信访事项进行认真甄别审核,引导群众通过仲裁、诉讼和行政复议等途径依法公正解决问题。今年以来,上级共交办25件信访案件,已办结25件,办结率100%。

  (六)进一步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一是乡村振兴有力推进。突出以撂荒土地复耕复种为重点,狠抓粮食生产,全面完成连片3亩以上撂荒图斑复耕复种工作任务,走在全市前列。积极向广大农户宣传水稻保险作用,认真做好水稻保险入保工作,全镇水稻保险入保率达到100%。并且完成晚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任务2500亩,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大力开展违法图斑、村容村貌整治,着力改善各村内外环境,进行全域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村道基本实现绿化、美化、亮化。紧密结合“美丽兴宁•美好家园”活动,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积极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的基础上,以示范创建为引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建设具有兴宁特色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积极有序推进拆旧复垦、着力打好垦造水田攻坚战、积极配合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为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二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切实做好风险地区返兴人员排查、管控等相关防控工作,截至12月底,我镇各村累计自主排查上报数据 2129条,大数据核查5482条,2022年共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6946剂次,其中60周岁人群8612剂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实,防控成果扎实有效。三是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严格实行环境质量“一把手”负责制,多措并举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抓危废品防治和水资源环境保护。累计发放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生活垃圾《倡议书》约2000多份,悬挂横幅24条,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环保意识。四是民生福祉向善向好。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社会工作者100%覆盖、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成功申报蔗塘村“兴宁市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2022年,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贯彻相关会议精神内容不全面。二是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三是行政执法水平仍需加强。下来,宁中镇将坚持问题导向,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推动宁中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完善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社会治理和法律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平台,深化城乡网格化管理,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妥善处理社会矛盾。

  二是加强执法部门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责任意识、素质意识以及依法接受监督的意识。在日常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合理配置执法资源,充实我镇执法力量,严格管理行政执法队伍,对于未持有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证件,不得从事执法活动,并及时将执法过程、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全面落实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妨碍执法工作的人员给予严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行政执法队伍。

  三是继续加强法治培训、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建立并坚持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和法律业务素质,增强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