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市广电台 发布时间:2025-02-06 09:45:56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题中之义。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报告提出,我们要围绕“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统筹县镇村三大层级、党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奋力推动兴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亮点纷呈。一要突出一体化建强县城龙头。要牢牢把握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南部新城建设,打造现代新城、绿美新城、品质新城,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古香古色古韵的气质兴城;统筹基础设施与基础服务布局,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进行管控,使县城这一核心更加宜居、更加美观、内涵更加丰富。二要突出差异化激发内生动力。聚力推动黄槐镇全民国防教育特色发展增长极建设,按照“整体规划、细化项目、重构再造”要求,构建国防教育基地、绿美生态建设、黄槐镇典型镇“1+1+1”发展格局,加快“一路一街一园三区”建设,探索建立“建、管、运”长效发展机制,全力打造军民融合(国防教育)发展高地;聚力推动叶塘镇与梅州兴宁产业园融合发展增长极建设,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重大机遇,发挥叶塘镇工业优势、农业特色、人文底蕴、温泉资源,高标准开发温泉片区,全力打造“工农旅体康”融合发展样板;聚力推动水口镇与广梅园区联动发展增长极建设,加快水口典型镇建设,规划新建水口三桥,办好梅州高新区广梅园学校,加深镇园互惠合作,推动平台共建、产业共兴、项目共谋、资源共进、市场共享。三要突出全面化推动乡村振兴。发挥首批典型镇村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第二批3镇32村典型培育出成效,第三批拟培育4镇47村加快建设,同步推动面上镇村发展;加快推动6条示范路段建设,加强省际交界处建设,打造地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具有兴宁韵味的示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