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64592777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新华社 发布时间:2023-03-14 21:40:01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近日,水口镇正抢抓春季农业生产有利天时,全力做好春耕、春管、备耕、保障工作,一幅人勤春早的画卷徐徐展开。
日前,水口镇井下村村级代耕队也异常忙碌,村支部书记刘美龙带领村级代耕队,紧抓农时育秧下种,开始繁忙劳作,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成立村级代耕队
水口镇井下村位于水口镇西北部,属水西片区,常住人口仅500多人,年轻人大多外出就业,2021年以前全村撂荒土地严重,农田水利设施失修,大片良田杂草丛生。
图为刘美龙驾驶机械耕种
井下村民刘美龙是一名“80后”干部,原在省电视台工作,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毅然决定回乡建设家园,于2021年起担任村支部书记。看到家乡水田弃耕,刘美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统一思想共识,大力宣传复耕复种政策,鼓励村民种植粮食作物。
为带动全村复耕复种,刘美龙号召两委班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其中两名村干部自筹50多万元,先后购买了挖掘机、拖拉机、插秧机、育秧机、三轮车、割草机等农机设备,组织20多名村民,在井下村成立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村级代耕队。
村级代耕队成立后,井下村干部轮流操作农机设备,备耕整理撂荒土地,完成翻土、除草、引水后,优先让有意愿耕种的村民挑选农田,剩余农田全部由村级代耕队兜底耕种。因刘美龙经常在田间地头,下田耕种,察看长势,一度被村民称为“耕田书记”。
井下村代耕队机械修理室
为节省开支,井下村干部各展其能,自学修理农机设备,设立机械修理室,加强农机维护保养、检查调试,出现简单机器故障自行快速修理,保障耕种机械高效运转。
为控制耕种成本,保障秧苗质量,井下村经济合作联社盘活土地资源,成立育苗基地,并自筹6万元资金购买进口育苗机及附属设备,由村级代耕队负责全村的育苗工作,今年计划育苗150亩。
图为刘美龙带领干部群众育苗育种
在井下村育苗基地,一台近3米长的全自动水稻育秧机生产线正在忙碌,铺盘、覆底土、洒水、播种、覆盖土······,育秧机快速运作,秧苗盆迅速形成,几个人分工合作仅用了短短一个钟,就完成数百个秧盘的播种工作。
乡贤认耕一亩地
井下村外出人员众多,乡贤资源丰富,井下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鼓励乡贤认耕认种,发起“认耕一亩地,爱食家乡米”倡议,号召一批乡贤认耕认种家乡“撂荒地”,每到丰收时,都有一批来自家乡的大米运往珠三角等地,让乡贤吃上家乡米。
带动农民家门口就业
通过流转土地、复耕复种,井下村盘活撂荒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扩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插苗、收割、管护需要大量临时工,井下村雇佣本村闲置劳动力,带动20多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去年以来,井下村共投入70多万元,复耕复种197亩,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元。井下村支部书记刘美龙表示,下来井下村将继续发挥村级代耕队的作用,向社会化服务发展,加强复耕复种全过程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农民收益、村集体经济发展、撂荒地复耕复种“三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