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发布时间:2020-04-07 10:27:56

  根据我站对冬后病虫源的调查,结合品种布局、气候因素和历史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重于去年。总的发生特点:病虫发生分布不平衡,病虫并重,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突出,个别次要害虫有上升趋势。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一)水稻病虫害:预计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有:稻飞虱、钻螟性螟虫、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

  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5万亩次;

  钻螟性螟虫: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4.5万亩次;

  稻纵卷叶螟: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

  纹枯病:预计偏重、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18.5万亩次;

  稻瘟病:感病品种、历史病区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局部地方细菌性病害、稻曲病、病毒病、福寿螺将有不同程度发生,稻蝗、跗线螨、稻蓟马有上升发生趋势。

  (二)蔬菜病虫害:预计偏重发生,发生特点:病虫种类多、为害重、害虫世代重叠明显。主要病虫有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瓜蓟马、菜蚜、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

  黄曲条跳甲: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5万亩次;

  小菜蛾: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8万亩次;

  斜纹夜蛾: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

  菜蚜: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8万亩次;

  菜青虫: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9万亩次;

  美洲斑潜蝇: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烟粉虱:预计偏轻、局部中等发生,发生面积0.8万亩次;

  霜霉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

  白粉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6万亩次;

  疫病: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0.3万亩次。

  瓜蓟马、豆荚螟、甜菜夜蛾、炭疽病、枯萎病局部地方将有不同程度发生。

  (三)柑桔病虫

  柑桔红蜘蛛: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次;

  柑桔潜叶蛾: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次;

  柑桔锈蜘蛛: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3万亩次;

  柑桔炭疽病: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1万亩次。

  (四)其它

  草地贪夜蛾:预计中等、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0.36万亩次;

  农区鼠害: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9万亩次。

  二、预报主要依据

  (一)病虫源基数:①水稻越冬代三化螟全市加权平均亩残虫量149头(去年同期145头)。纹枯病是我市常发性病害,去年稻瘟病和细菌性病害在我市有一定的发生面积,田间菌源充足,将成为我市今年早稻的初侵染源。②冬春蔬菜发生的病虫种类多,越冬残虫量大,主要病虫发生较重。③去冬今春气温偏高,各种病虫发生较普遍,病虫源基数较大。

  (二)气候因素: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气温较常年分别偏高1.9℃、2.8℃、2.3℃,3月平均气温18.2℃,与常年同期偏高。降雨较常年偏少,今年1月、2月、3月分别较常年偏少45%、5.6%、36.8%,对害虫越冬无不利影响。

  我市历年5-6月气候多变,西南气流频繁,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的迁入、繁殖为害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流行。

  (三)品种布局:我市水稻品种(组合)多,优质稻种植面积扩大,品种间抗性水平差异较大,稻瘟病风险预警的品种在我市仍有一定种植面积。部分当家品种经过多年的种植,抗性有所下降,都容易引起稻瘟病暴发流行。

  (四)耕作制度与栽培条件:我市水稻普遍采用高密度种植、管理水平较高,田间阴蔽,易形成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有利病虫发生与流行。受机收残留稻桩高、禁燃秸秆等因素影响,残留病虫多。同时播插期存在一定差异,苗情复杂,有利于病虫的发生为害。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果园清园不彻底,为病虫源提供了越冬场所;树势参差不齐,放梢时间不统一,利于病虫辗转为害。

  菜场周年连作,缺乏休耕轮作,土壤里残留大量病菌和虫卵,导致蔬菜病虫发生有连年加重趋势;蔬菜品种多而杂,复种指数高,植期不一,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和寄主。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