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0-04-27 15:23:01 |
为提高我市蔬菜重大病虫防控水平和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量及农药残留,保障蔬菜生产、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做好 2020年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处置率90%以上,病害虫害总体防治效 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蔬菜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升蔬菜品质。
二、防控重点
虫害: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瓜蓟马、瓜实蝇、豆荚螟、斜纹夜蛾、菜蚜、烟粉虱、斑潜蝇等。
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瓜类白粉病和豆类白粉病)、疫病、 软腐病、炭疽病、枯萎病等。
三、防控措施
(一)农业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抗逆性、抗病性强的瓜菜类品种,淘汰种植多年和易感病、抗逆性弱的品种。
2.深翻晒垄。种植前 2-3 周深翻晒垄,或前茬收获后撒施 生石灰并深翻暴晒,减少病虫源。
3.培育壮苗。采用防虫网、育苗盘或营养杯培育无病健康 苗。
4.加强肥水管理。起高畦种植,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补充微肥,喷施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抗病虫能力。
5.清洁田园。蔬菜生长期间,及时摘除受病虫为害的叶片、 果实,或拔除病虫株;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败叶及杂草, 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切断病虫传播途径和减少重复感染。
6.轮作倒茬。瓜果类、叶菜类和葱蒜类等不同蔬菜种类实行轮作倒茬或粮菜轮作、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抑制小菜蛾、黄曲条跳甲、青枯病、枯萎病和线虫等病虫害发生。
(二)物理防治技术
1.杀虫灯诱杀。利用害虫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小菜蛾、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荚螟、金龟子等。每15亩地设置1盏太阳能杀虫灯,4月底至10月底开灯,每晚开灯时间为8点至凌晨 2 点。
2.色板诱杀。利用害虫趋黄或趋蓝的习性,田间悬挂黄色粘板诱杀黄曲条跳甲、蚜虫、烟粉虱和斑潜蝇等,悬挂蓝色粘板诱杀蓟马。每亩悬挂20-30张,粘板下沿高于蔬菜顶部5-10cm为宜。
3.糖醋液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化性,用糖醋液混杀虫剂诱杀小地老虎、金龟子和其它鳞翅目类害虫。
4.防虫网防护。在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的育苗期,叶菜类蔬菜整生育期使用防虫网,可有效阻隔鳞翅目害虫、烟粉虱、蚜虫、斑潜蝇等为害,减少病毒病等病害发生,提高瓜(菜)苗存活率。防虫网还具有调节田间温湿度、遮强光等作用。
5.套袋防护。瓜实蝇为害严重的地区或名贵瓜果品种,在 瓜果刚谢花、花瓣萎缩时,采用套袋护瓜办法,可有效阻止实蝇等害虫产卵为害。
(三)性信息素诱杀技术
在成虫羽化期间,田间放置诱捕器,使用性引诱剂诱杀瓜实蝇、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选用持效期较长(约1个月)的诱芯,每亩放置5个,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0cm为宜。大面积长期使用,效果更好。
(四)安全科学用药技术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适量和交替轮换用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以及三唑磷、毒死蜱等长残留期农药。配药时添加农用助剂,可改善药液附着、展布和渗透能力,提高防效和减少农药用量。使用先进植保机械,实施精准施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证农产品采收上市时农药 残留不超标。
1.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用含噻虫嗪、吡虫啉等有效成份的种衣剂可防控烟粉虱、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害虫和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用含咯菌腈和精甲霜灵等有效成份的种衣剂可防控猝倒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病害。
2.小菜蛾。幼虫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苏云金杆菌制剂、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药剂喷雾,兼治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斑潜蝇、黄守瓜等害虫。
3.黄曲条跳甲。防治幼虫可用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拌种处理,用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作喷淋或灌根处理。防治成虫可用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啶虫脒、哒螨灵等药剂喷杀,施药时间以早上7-8时或下午5-6时为宜,此时成虫出土后活动性较差,药效好。
4.蓟马。在为害始盛期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虫 螨腈、噻虫嗪等药剂喷杀,重点喷施花朵、豆荚及嫩梢生长点 位置。防治花蓟马,施药时间以早上花开未谢(早上9点前)为宜。
5.豆荚螟。从始花期开始施药,每隔 5-7 天施药1次,重点喷施花蕾和豆荚,可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茚虫威等药剂。
6.烟粉虱。在为害始盛期喷药防治,可选用噻虫胺、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和溴氰虫酰胺等药剂,注意喷湿叶片正、反面。
7.霜霉病、疫病、炭疽病、蔓枯病、锈病、白粉病、叶斑病、猝倒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氟噻唑吡乙酮、嘧菌酯等药剂,隔7-10天施药一次,一般连续喷2-3次。
8.细菌性叶斑病、角斑病、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春雷霉素、噻唑锌、噻菌铜、氢氧化铜等药剂,隔7-10天施药一次,一般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