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兴宁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市农作物病虫测报站 发布时间:2018-11-23 10:53:00 |
根据近期对晚稻病虫发生实况调查,结合晚稻生育情况、品种布局、历史资料及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我市晚稻中后期病虫发生程度为偏重。发生特点是:发生分布不平衡,迁飞性害虫突出,穗颈瘟、跗线螨有潜在为害威胁。发生的主要病虫是: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穗颈瘟等两虫两病。现将主要病虫发生预报如下:
一、主要病虫发生预报
1、第六代稻飞虱: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9.5万亩。据近期到宁中、刁坊、龙田、罗岗等地调查,百丛虫量一般田块190~692头,多的达1560-2130头(其中大肚型5~12头)。目前,正值孕穗期,食料丰富,禾苗茂密,田间荫蔽潮湿,加上受台风外围和强对流天气影响,近期雨日多、雨量大,适温高湿的田间小气候,十分利于稻飞虱生长繁殖。如遇外地虫源补充迁入,虫口密度将进一步增长。
2、钻蛀性螟虫:预计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0.5万亩。据近期到各乡镇调查,亩枯心团一般田块12~15团,少的5~10团,多的55团。亩残虫量一般田块126~157头,少的53~105头,多的577头,加权平均153头。
8月22日,到刁坊、龙田、罗岗等镇调查其发育进度,剥查二化螟276头,大螟9头,三化螟64头。三化螟发育进度为3龄16头占25.0%、4龄26头占40.6%、5龄12头占18.8%、预蛹7头占10.9%、一级蛹2头占3.1%、二级蛹1头占1.6%。据此分析,预计第四代三化螟蛾盛发期9月1~13日, 高峰9月7日左右,蚁螟孵化盛期9月9~21日,孵化高峰9月15日左右。
3、纹枯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7万亩。该病于8月上旬底开始发病,随后进入水平扩展期。8月22日,龙田、刁坊等镇调查,一般田块株病率2.2~5.9%,高的达14.1%。孕穗期至齐穗期是该病迅速扩展时期,加上近期连续降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情将不断扩展。
4、穗颈瘟:该病于8月初在糯等品种中开始发病,随后病情不断扩展流行。目前,我市晚稻已进入孕穗期,田间荫蔽潮湿,近期的雨日多的天气条件,有利该病的流行扩展。破口、抽穗期是易感穗颈瘟的时期,如在此时期遇多雨或露重天气,将有利穗瘟的发生危害。因此,为防止穗颈瘟在我市发生危害,请各镇(街)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抓好破口期及齐穗期的用药,确保晚稻增产丰收。
二、防治意见
根据今年晚稻中后期病虫偏重发生的情况,各镇(街道)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切实抓好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穗颈瘟等两虫两病的防治工作,确保晚造增产丰收。具体意见是:
(一)请各镇(街道)农业部门切实加强本地区田间调查,及时掌握本地区病虫发生动态,在做好晚稻健身栽培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二)要严格选用高效低毒对口药剂防治,严禁使用劣质低效药剂,确保防治效果。
(三)用药时间和方法:掌握先破口先用药的原则,9月14-17日全面用药一次,主治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纹枯病、穗颈瘟,兼治其它病虫。
1.防治稻飞虱可用25%吡蚜酮悬浮剂或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保持浅水层3-4天)。
2.防治钻蛀性螟虫可用20%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剂或30%三唑磷毒死蜱乳油。
钻蛀性螟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在齐穗期再施药一次,中迟熟品种在破口期(9月21-23日)再施药一次。
3.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水剂或12%井冈蜡芽菌水剂。
4.历史稻瘟病区、种植感病品种、已发生叶瘟及邻近田块应亩用2%春雷霉素或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防治穗颈瘟。
5.防治白叶枯病、细条病,可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不能与有机磷农药混用)。
6.防治稻粒黑粉病,稻曲病等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
7.防治跗线螨可用2%阿维菌素在水稻幼穗分化六期已防治的基础上,齐穗期再施药一次。
注:如遇雨天应抢晴施药,如药后遇雨水冲刷应及时补施对口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