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宁竹板歌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9-07-17 17:00:13

兴宁竹板歌,又称五句板,是兴宁市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曲艺,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兴宁竹板歌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清代嘉庆年间由赣南于都的“古戏文”竹板歌嬗变而来。当时两句体、四句体竹板歌从赣南传入兴宁,经过歌词结构、腔调、乐器的嬗变,后来逐渐向五句体过渡,所押声韵与兴宁话语音相同,遂定型为兴宁竹板歌。

兴宁竹板歌说唱,包括歌词、腔调(曲调)、表演乐器和道具、表演方式和场景四个方面。一是唱词每首为五句,每句七字,一、二、四、五句押韵,习惯用尾驳尾合韵,以叙事见长,多用于说唱中、长篇故事传本及短篇故事折子。演唱中有插白,有说有唱,唱时字正腔圆,说时语言风趣。二是腔调有基本曲调,并在流传中逐渐形成平板、哭板、欢板、拖板、吊腔等多种不同风格和韵味的唱腔。三是伴奏乐器和表演道具为四块竹板(每块竹板约宽1寸长6寸,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乐器,还作为丰富表演动作的道具。四是表演方式有坐唱、站唱、单人、双人说唱、对唱,说唱者可以化出化入,生动活泼。表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白天、晚上,田头地尾、禾坪厅堂等地均可演唱,不需搭台,不用化妆,深受群众喜爱。

兴宁竹板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早在清嘉庆年间,兴宁就创办了专门培训民间说唱艺人的学堂——忠义堂,培养了一批批带“满”字辈的说唱艺人师傅头和说唱艺人,并常年在乡村演出,他们“四块竹板走天下,一张嘴巴唱古今。”新中国建立后,兴宁竹板歌的影响更为扩大。通过传艺和培训,涌现了一批新的民间说唱艺人,成为一支广受欢迎的民间文艺轻骑兵。

a.jpg

b.jpg

c.jpg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