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荒”为宝谋振兴!兴宁市坭陂镇以治荒兴业“破题”乡村发展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掌上梅州 发布时间:2022-05-26 09:39:56

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坭陂镇一直享有“禽畜养殖大镇”“吨谷镇”等美名。但随着城镇化发展,劳动力流失、土地撂荒、产业不成气候等“硬伤”日渐突出,亟待破解。

2021年7月,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正式进驻坭陂镇,与镇村干部一起全力“破题”:以治理撂荒土地为切入口,通过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治荒增收、兴业富农,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乡村走向振兴。

  

治荒

扬长避短新突破

五月,夏初临。在坭陂镇陂宁村,一望无际的水果玉米基地里,可见茎秆粗壮、叶色葱绿、果实饱满。一上午时间,就有14吨成熟的水果玉米从村里运出。每逢收获季,隔三岔五,从坭陂镇陂宁村、将军村、理中村等村庄采摘的有机水果玉米,就会源源不断进入珠三角地区市民的菜篮子。

  

  工作队队长江世军展示成熟的水果玉米。(梁蕊 摄)

“目前,我们在坭陂镇种植的水果玉米已经达到2000亩,还有2000亩玉米地正在备耕中。”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剑雄告诉记者,预计到今年底前,他们将流转全镇11个村庄的7000多亩土地,用以发展种植业。

“我们镇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资源丰富,平地多山地少,且毗邻兴城,交通便利。但因个人种地效益低,年轻劳动力少,很多土地都闲置了。全镇连片15亩以上的撂荒耕地卫片图斑有255个,面积逾7000亩。”坭陂镇党委书记邓利民告诉记者,工作队走访调研后,第一时间就指出了撂荒地问题。

  

  雅利农业玉米基地郁郁葱葱。(受访者供图)

“其实坭陂镇平坦的土地非常适合推广大规模的机械化种植,所以我们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接手撂荒耕地。”工作队队长江世军说。经过多番沟通协调,坭陂镇正式引进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利农业”)、广东辰丰谷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丰谷物”),先后在该镇流转5000亩土地,因地制宜发展玉米、丝苗米种植。

夏风摇青禾,美景入画来。走进湖柏村,只见连片种植的水稻随风摇曳,绿浪滚滚。“去年和辰丰谷物合作后,我们村流转了1430亩土地推广机械化种植,其中1000亩种植经济效益高的‘南京香’丝苗米。”湖柏村党支部书记刘向彬告诉记者,自辰丰谷物进驻湖柏村推广丝苗米规模化种植以来,该村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变化,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湖柏村辰丰谷物丝苗米种植基地里,水稻随风摇曳。(梁蕊 摄)

除了实力企业带动,坭陂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也鼓励种植大户发挥带头作用,担起部分撂荒耕地复耕的重任。

在上笃陂村,兴宁市嘉舜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保基正在地里弯腰忙碌。“我刚从深圳回来时,看到耕地里野草肆意生长,很是心痛。想起小时候的良田遍地,觉得自己也需要为此做点什么。”陈保基说。2017年起,他先后投入100万元,流转了300亩土地,发展丝苗米种植产业。去年起,在工作队和镇村干部的鼓励下,陈保基继续流转了东红村、湖柏村的100亩撂荒耕地。陈保基告诉记者,他主推的“手中粮”丝苗米主销珠三角高端市场,来自广州的工作队对此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随着一块块撂荒耕地的复耕复种,整个坭陂镇展露新颜,重焕生机。

  

兴业

现代产业露锋芒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要想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就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本次采收的2000亩玉米地,总产量将达500万斤以上。待流转土地全部耕种收成后,预计全年玉米地总产值可达2000万元左右。”卢剑雄说。不到一年时间,雅利农业和辰丰谷物种植产业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坭陂镇大部分撂荒耕地问题,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做了贡献。

刘向彬告诉记者,自与辰丰谷物签订合约后,湖柏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了7万元。理中村党支部书记陈清威也笑着说:“理中村原有撂荒地200亩,占全村耕地的20%。雅利农业在全村共流转土地500亩,村民每年租金收益约为每亩4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增加2万多元。”据介绍,目前该村还有900亩土地已与村民签好流转合同,预计今年下半年可交给雅利农业进行玉米规模化种植。

  

  坭陂镇撂荒地复垦。(高讯 摄)

在角塘村,占地350亩的广东宝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宁农牧”)基地里,34栋鸽舍共有8万对种鸽,可实现年上市肉鸽120万羽。基地孕育的“兴宁鸽”出栏后即贴上“鸽越鸽”的商标,装车运往广州各餐饮店,成为一盘盘珍馐。

  

  宝宁农牧鸽舍鸽子。(受访者供图)

仅仅拥有优质活鸽还不够,宝宁农牧总经理李志鹏计划完善在该镇的鸽产业链。在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帮助下,宝宁农牧在官陂村租赁的450亩储备地上建起了鸽产业科技园。“鸽产业科技园预计于今年10月建成。届时在科技园里,我们将会有集种鸽繁育、肉鸽养殖、屠宰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新鸽舍建成后,能增加15万对种鸽养殖容量,可实现年上市肉鸽300万羽。届时,我们还将推出种鸽及半成品鸽等新产品。”李志鹏信心满满地说,鸽产业科技园建成后,肉鸽养殖还将实现全自动化。

  

  宝宁农牧鸽舍内,鸽子在自由活动。(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目前宝宁农牧已与坭陂镇经济联合总社、文德村、角塘村、东红村签订联农带农协议,实施肉鸽产业助农项目,每年分红可达22.58万元,可带动1428户农户增收。

  

增收

兜牢群众“薪”生活

在将军村茂密的玉米丛间,村民谢姨正在为玉米施有机肥,“我每个月在玉米地工作20天,每天能有130元工钱。在家门口就有活干,还能照顾家庭,我觉得很方便。”据了解,雅利农业目前每天可提供7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很受附近村民欢迎。

  

  村民正在种植玉米。(高讯 摄)

坭陂镇种养产业的不断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不少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但工作队并未因此松懈。“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经过逐户走访调研,我们筛查出53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困难户。”江世军告诉记者,发现问题后,工作队与镇村干部仔细讨论研究,确定了相应的帮扶措施。“首先是利用帮扶单位每年到坭陂镇调研的机会,用好帮扶单位力量,对53户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帮扶。其次是通过全镇6个社工站的社工动态监测返贫迹象,一有风吹草动,马上采取措施。”江世军表示,坭陂镇还设立了不少于30万元的防返贫专项基金,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目前已有约4万元用于突发困难户临时救助工作。”

  

  陂宁村玉米地里,农户在施肥。(梁蕊 摄)

就业帮扶也是坭陂镇防止返贫的举措之一。理中村村道上,一名村民正在清理路边的垃圾。据悉,这是坭陂镇专设的保洁员“公益岗位”,聘请困难户家庭成员为保洁员,能为他们增加月均2000元的稳定收入。目前,全镇有超100名“公益岗位”保洁员。“此外,我们鼓励镇里受乡村振兴产业扶持的企业优先考虑贫困户就业,目前已有3名原贫困户在宝宁农牧学成养鸽技术后,自行就业。”江世军说。

“我们走访了解到,许多村民更愿意留在当地就业。所以,发展当地产业、带动就业,势在必行。”江世军坚定地说。

“坭陂镇丝苗米、玉米种植,‘兴宁鸽’产业的兴旺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这也说明,我们和工作队选择的乡村振兴道路是对的,产业兴则乡村兴。”邓利民表示,接下来,镇党委、政府会继续寻找机会,与工作队合力争取雅利农业的牛养殖产业落户坭陂镇,并重点提升“坭陂鸽”“坭陂丝苗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介绍,该镇将以产业发展为优先,引进现代种养业;以特色产业为主导,引进农牧龙头企业;以展销平台为跳板,用好高铁站点交通区位优势;以三产融合为动力,构建“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休闲旅游”融合创新发展新式生态旅游休闲模式,全力推进坭陂镇乡村振兴。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