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4-07-03 09:00:00 |
按照梅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做好对口帮扶镇村灾后重建工作的部署要求,6月22日,兴宁市坭陂镇紧急选派镇村干部,组建一支由10名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和应急队员组成的支援队伍,配备各类抢险救灾物资,于23日上午7时集结完毕驰往平远县灾区。
并肩作战 打通支援道
支援队伍被统一调度到受灾严重的上举镇八社村,水电都还在抢修中,前期,平远县已通过机械作业抢通部分道路,机械不能完成的剩余部分,亟需人工清障,打通村里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保障后续家园重建。八社村距离平远县城有四十多公里,路上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塌方,遇到严重路段,队员们便推车前进,历经一个半小时,终于到达八社村。
梅雨季节,天气晴雨不定,吸饱了雨水的黄泥混合着落石断竹,横亘在路边,挡住了村道。一把铁锹、一把锄头、一双手,队员们用汗水清扫出一堆堆碎石泥沙,不仅要克服恶劣的户外作业条件,还要时刻警惕次生灾害,“听到头顶山坡上的断枝松动,我马上喊大家撤离。”支援工作组组长刘金灵说。第一天,由坭陂、刁坊、大坪三镇组成的30人队伍,清淤清障5公里,清理水沟500米,疏通了到村委的主要道路。
双向奔赴 共建新家园
第三天,一名队员的手机突然故障,为了按时给家人报平安,大家利用休息时间来到一间手机店。店主是一位小伙子,他判断是进水引起的,队员说:“应该是汗水泡坏了”,店主听出他的兴宁口音:“你们是来支援的吧?”由于没有适配的屏幕,店主冒雨到其他店铺取货,花了大半个小时,为队员修好了手机,店主却悄悄收起了收款码……
28日,收到上级调度通知后,支援队紧急前往泗水镇金田村支援,与村民一同抢收农作物、清理广场、消杀房屋等,协助村委发放明白卡,上山入户劝导村民转移到集中安置点。在清理一处受灾祖屋时,一名老伯亲切地招呼大家进来喝茶,一看,原来是凉白开,村里电没修好,热水还不能保障。中午,大家就躺在清扫干净的屋檐下休息,午后,老伯用柴火烧开水,仔仔细细泡好了一壶茶。虽然兴宁、平远两地客家话口音不同,但支援队和村民的情谊相通,彼此的善意都在不经意的细节中缓缓流淌。
心系灾区 展现兄弟情
“大家埋头苦干,没有给坭陂丢脸”,坭陂镇派出的队员说,他们手上都磨起了水泡,有的手被划破,脚被砸淤,但由于担心替换的队员不熟悉路况,队员没有轮换调休,连续作战八天。最后进入休整阶段,大家看着清完淤泥的庭院,却总觉得还有一股劲,默默地拿起扫帚,把杂物一一归类整理,细心的“老班长”还将栏杆上的黄泥也打扫干净。支援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奉献精神和对口支援的兄弟情谊,以实际行动全力帮助兄弟县区的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坭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镇村工作,积极发动本地和乡贤企业支持抢险救灾和灾后复产重建,镇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上举镇八社村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支援队伍,并带去爱心企业的慰问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助力兄弟乡镇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