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百年红曲古艺!广州天河驻兴宁坭陂镇帮扶工作队到王村走访调研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掌上梅州 发布时间:2025-08-13 18:00:00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驻兴宁市坭陂镇帮扶工作队(简称工作队)会同镇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坭陂镇王村,开展传统红曲制作工艺专题调研。旨在寻访传统技艺传承人,探索传统技艺推广路径,助力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据了解,坭陂镇王村作为传统红曲制作技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红曲制作工艺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中期,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传统医药、酿酒等,承载着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年轻一代纷纷外出务工,对学习耗时费力且收益相对不高的传统红曲制作工艺热情不高,传承面临严峻挑战。目前,王村掌握完整红曲制作工艺的仅3人,且均为60岁以上老人,技艺传承迫在眉睫。


  


  工作队抵达王村后,第一时间寻访到了被誉为王村“掌曲人”的曾伯腾老人。在传统红曲作坊内,工作队看到了传统红曲制作的各类工具,从古老的木制蒸桶到竹编簸箕,每一件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他详细介绍了红曲制造的完整工艺体系,自精大米开始,经过浸米、蒸饭、摊凉、接种、培菌、通风发酵,最后到出曲、烘曲,总共十多道工序。尤其强调原料配比的严苛标准以及十余天的精心守护,方能成就品质上乘的红曲,每一步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有制曲师精益求精的匠心制作,最后才能形成一颗颗饱满的“朱丹”。


  


  交流中,工作队了解到,尽管红曲在酿酒、制作红粄等传统食品领域需求稳定,但因产量低(每人年均制作不足500斤),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工作队负责人表示,王村红曲制作工艺是当地独有的文化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工作队将充分发挥帮扶作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据介绍,工作队与坭陂镇党委、政府接下来将以实际行动助力传统技艺传承,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王村红曲制作工艺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