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记者 张柳青 发布时间:2025-09-24 16:00:00 |
一套图书、一筐体育器材、一袋生活物资……对大城市家庭而言不过是日常采购的零星物品,对坭陂镇乡村学子来说,却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9月20日,由天河爱丁当托管教育机构发起8个爱心家庭20多人赴兴宁市坭陂中心小学共同举行“以爱为光 共筑未来”微公益活动,向学校捐赠840册图书、40套匹克球器材、50条竹节绳、20个篮球等物资,开启这场“以小见大”的爱心接力。天河区驻坭陂镇帮扶工作队(简称工作队)、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人员、坭陂中心小学师生见证了爱心捐赠过程。
“你看,这840册图书里有《小王子》也有《十万个为什么》,正是孩子们最缺的课外读物”,来自广州天河区骏景小学的支教老师朱丽琼轻轻翻动着捐赠书籍。此次公益行源于朱丽琼老师到坭陂中心小学支教时发现的问题,学校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在体育器材、图书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短缺。
天河区爱丁当托管教育机构负责人、学生家长周微微女士得知后,主动联系朱丽琼,经过多次沟通,连夜发动爱心家庭,精准对接学校需求,制定了“物资捐赠+实地研学”的活动方案,开启了“以爱为光,共筑未来”活动,确保每份爱心精准落地。
捐赠仪式上,图书、匹克球器材、竹节绳、篮球及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生活物资整齐排列。“让爱传递,让梦圆满。感谢天河热心家长这份跨越山河的爱”,坭陂中心小学党委书记张浪静在致词中说道,“捐赠书籍和体育器材,不仅是对乡村教育帮扶,更是对乡村学子精神上的鼓舞”。随后,天河爱心家庭团队还走访了2户困难学生家庭,送去生活物资及慰问金,为困境学子点亮希望之光。
“这是我画的天气预报表情图,晴天要涂黄色,雨天要画小伞”。坭陂中心小学学生小雨向广州来的小伙伴赠送了自己手工绘本祝福卡。朱丽琼作为新一批支教老师,不仅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更是搭建爱的桥梁,在活动中为孩子们构建起“课堂+田野”双场景教育模式,组织天河与坭陂的小学生开展深度交流,两地孩子通过“交换祝福贺卡”、“共绘天气表情图”迅速拉近距离。
爱心家庭团队一行实地探访宝宁农牧业养鸽基地,孩子们通过观察乳鸽孵化饲养、听取技术人员讲解,了解现代化鸽子养殖知识。在汤一村的天然温泉取水旁,家住汤一村的王美幸同学作为本土小导游,以硫磺温泉的矿物质特性为引,讲述家乡地质资源禀赋;在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之一的“进士第”,91岁老奶奶拉着孩子们的手,用客家话讲述先辈勤学故事,六(3)班王宇晴同学当起了实时翻译,让“忠信传家”的文脉传承在稚嫩声音中流淌。
在参观工作队打造“我在坭陂有亩田”项目中,孩子们在田间地头了解了丝苗米如何种植,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此次活动中得到生动诠释——孩子们提出“如何种植绿色健康粮食”等科学问题,在温泉探访中萌生“学地质传播家乡宝藏”的职业理想,在古民居探访中树立“传承文化基因”的使命意识。
“此次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互助友爱的种子”。周微微女士表示将会继续发动更多家庭关注乡村教育,为乡村教育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