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张志国率队慰问梅州兴宁健在抗美援朝老战士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0-10-15 16:07:33

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张志国率队慰问梅州兴宁健在抗美援朝老战士

  南方+


  

       为拍摄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电视专题纪录片和慰问南粤地区健在的部分志愿军老战士,10月11日,广东省爱国拥军促进会邀请广东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张志国率队,由副会长单位广东红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基金赞助,同梅州和兴宁市政府及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一起组成慰问团,前往梅州兴宁看望慰问了参加过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荣立大功的功勋志愿军老兵李作民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参加过朝鲜著名317高地马良山战斗荣立三等功的志愿军老战士潘伟群。

       今年89岁的潘伟群老人状态很好,精气神十足。在绘声绘色回忆抗美援朝战场故事的同时,还提笔写诗以表达对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的纪念:“中朝人民志气昂,团结就是有力量。两国军民齐奋战,定能打败美国狼。中朝人民有志气,同心协力打美帝。先后不过两年多,美国鬼子滚回去。”英雄老兵昂扬的激情和生动的故事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慰问老战士潘伟群。

慰问老战士潘伟群。


       潘伟群出生于1931年,18岁时参加东江兴梅游击分队后参加永和武工队后转入(1950年)兴宁县大队1950年秋兴宁军分区六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兵团64军192师574团三营机炮连。

       在朝鲜参加317高地马良山战斗、高望山战斗、三八线西线216.8高地九个月防御战。直到1953年10月24日停战撤出阵地凯旋。

       1952年,潘伟群在朝鲜老日洞任文化教员立个人三等功,回国后在安东五龙背营建指挥排集体立三等功。

       1931年出生于兴宁坭陂镇河心村的李作民,17岁时跟随部队进行起义,随后他便被陈毅部队接收,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后勤部担任通信兵,先后跟随队伍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战斗。


慰问老兵李作民。

        慰问老兵李作民。

        李作民回忆起当年起义:“那个时候是1949年的3月份左右,部队起义后我自愿留下来,参加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负责照顾伤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而李作民所在的第九兵团当时正在山东境内进行整训,在接到紧急入朝作战命令之后,为尽快赶到战场,该部在很多后勤物资都还未得到应有供给的情况下,迅速入朝与世界一流武器装备的美军展开作战。

       1950年11月,该部的3个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美军第10军展开了激战。在此次的“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接受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

在这次战斗中,作为后勤通信兵的李作民凭借着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成功救下并运送回多名受伤战士,后经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政治部评定并批准立大功一次。

       峥嵘岁月苦,难撼英雄志。虽然战争让自己身体留下了一些伤痛,但是看着自己守护的祖国正日渐变得繁荣昌盛,这位89岁老人的内心充满着自豪:“当时美国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300多架战机,我们打掉一架,他们又马上补上一架。他们全是机械化部队,我们这边拿着步枪、机枪,能够和美国打仗,还打了个胜仗,我觉得是十分了不起的。现在国家变得富强了,对国防很重视,就算有其他国家来侵犯,我们也不用怕。也希望国家以后能更加强盛,人民生活更富裕。”

     【全媒体记者】张柳青

     【通讯员】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