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公开 > 义务教育机构

宁新中心小学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16-07-21
[字体:  ]

宁新中心小学简介

c-211612321.jpg



  宁新中心小学的前身是衤定宁国民学校。创办于1934年,由热心教育的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罗梓才倡导兴建,校址在宁新镇水楼村东边,距宁新大岭街约80米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改名为大岭小学,为便利学童就近入学,先后在水楼、大路、大岭设分教处。1961年学校校名为宁新公社第一中心小学。1983年改为现名:宁新中心小学。学校经过“危改”、“普九”、“改薄”的攻坚战。1985年在校舍建起前幢教学楼,1995年建起中幢教学楼和后幢教师生活楼,校舍实现了楼房化。2000年6月通过验收顺利评为兴宁市一级学校。2001年7月撤消教办。随即中心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全镇12间小学由中心小学负责管理。


  2001年学校发展成为新的里程碑。坚持实施了“人人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人人写一手漂亮的字、人人练一技之长”的办学特色。在每学年第一学期13周举行全校性素质教育成果汇报会;2005年在校举行全市小学生写字现场会,2007、2009学年度分别出了第一、二期的《师生书法习作集》,其中赖婷同学分别参加了省、市书法比赛,均获好成绩。2009年7月出版了《教研兴校、师爱育人》的教师论文集和《培育幼苗,引领成才》的学生作文集。2011年出版了《传承客家文化、客家谚语集》, 2012年2月出版了《校本教研思·悟·行》教研论文。

c-211612581.jpg

  2009年7月由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创建教育强镇。原学校校舍总建筑面积为4254平方米,占地12600平方米与原宁新中学置换。使校园面积扩到4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1997平方米。经过宁新街道办党政,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校园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硬件建设取得了历史的突破,办学成效显著:

  1、建立了一个校园网,7个电子教学平台、48+2的学生计算机室、科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近20多个现代化教学的设施设备。

  2、2009年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兴宁市第一批教育强镇。 大圳、大岭、文星、横湖4间小学的四至六级学生归属中心小学就读,为方便偏远学生学习生活,学校特设了学生食堂,解决学生午餐问题。

  3、2009年3月以来学校三次荣获兴宁市教育局、体育局举行的“三棋”比赛团体第二名。

  4、2009年10月学校荣获“梅州市书香校园”称号。2011年冬荣获“梅州市德育示范学校”称号。

  5、2009年12月学校罗苑青、黄思娜、谢燕红老师分别获得梅州市、兴宁市小学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

  6、中心幼儿园通过梅州市教育局评估验收,荣获“梅州市一级幼儿园”。

  2010年9月,一年级开设了“书法、英语、象棋”三项特色的教学实验活动。“自主学习、相互评价”的校本教研全面实施。两个教研活动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7、2012年春学校集体创作了《争做好少年》的校歌,在师生中传唱。当年“回赠母校一棵树,让校园文化公园化”中校园春色满园,有“桂花林、杏花林、茶花园、针葵园、香樟林”互为映衬,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同年,“阳光体育活动”在师生中开展,达到天天坚持,人人参与,为推进素质教育又迈进了一步。

  学校创办以来,人才辈出,罗娟同志是现任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罗中杰同志是汕头市卫生局现任纪委书记等,处级以上干部、教授有50多人,他们都是学校的优秀学子代表。

  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培育人才中成效卓越,硕果累累。历年在教育教学质量上稳居全镇之首,起到了龙头示范作用。多次评为兴宁市“先进学校”、“文明单位”。文艺、体育、学科比赛、教师获奖更是举不胜举!

  学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树立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吸引了众多外乡镇学子来校就读,得到了周围干群的高度赞誉。学校发展的潜力、活力无限!

二0一二年三月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