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何为、钟杨坤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8:58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感谢李律师为我们公司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某企业负责人向承办律师表示感谢。日前,公共法律服务园区工作室、“律师慧企工作点”值班律师李凌杰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务纠纷。
经了解,该企业员工因内部矛盾引发肢体冲突,企业要求双方各自出具情况说明,但张某拒不出具。故该企业向其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欲解除其与公司的劳动关系,随后张某向兴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企业提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给予相关补偿。
李律师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就案件焦点问题进行法律分析,本着企业与员工之间纠纷“就近化解、小事化无”、“矛盾不出园”的原则,多次与张某进行沟通,告知其仲裁风险点,双方经过多次商讨最终确定了补偿金额,张某与该企业签订《和解协议书》,并撤回对企业的劳动仲裁。至此,一起劳务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园区工作室值班律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企业和员工的一致好评。
此次纠纷的化解,充分发挥了公共法律服务园区工作室、“律师慧企工作点”律师在调解工作中“懂法律、察民情、善沟通”的优势,让园区企业和员工体会到了“零距离”法律服务的便捷。
自2023年6月在园区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园区工作室、“律师慧企工作点”以来,兴宁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党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模式和“0137”法律咨询服务模式(即简单问题当场解决,紧急事件1日内解决,疑难问题3个工作日解答,需调研的法律问题7个工作日回复),安排了公职律师、村(社区)法律顾问等15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工作队伍在现场坐班提供法律服务,累计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79人次,参与协调涉企纠纷65宗,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大型送法进企业活动6场次。
接下来,兴宁市司法局将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深入整合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赋能园区企业和谐有序发展,为我市企业发展壮大打造一个更加优质、高效、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兴宁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