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次数:-作者: 刘慧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5-10-24 12:00:46 |
为助力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以下简称“未成年社矫对象”)重塑健康心态、提升社会融入能力,同时引导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构建和谐家庭关系,10月22日,一场“专业帮扶+司法联动”的专项活动在兴宁市开展——梅州市初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初心社工”)为未成年社矫对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兴宁市人民检察院、兴宁市司法局则联合组织未成年社矫对象监护人召开专题座谈会,以双向发力为迷途少年搭建回归社会的“暖心桥梁”。

座谈会上,兴宁市司法局副局长杨军围绕社区矫正管理相关规定展开详细讲解,结合未成年社矫对象身心特点,语重心长地提醒监护人,应当以更温暖、更科学的方式传递关爱,才能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家庭、对生活的信心。

兴宁市检察院未检部门检察官以真实案例为“活教材”,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未成年社矫对象再犯罪的严重危害。同时,着重强调了家庭在矫正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提出家长对未成年社矫对象应当勤沟通、多陪伴、严监管、做表率,明确传递“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鼓励监护人主动与司法机关、社工机构沟通配合,形成帮扶合力。

梅州初心社工团队为未成年社矫对象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团体心理辅导。社工通过播放视频、讲解PPT、互动小游戏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为未成年社矫对象提供心理支持与情绪疏导。社工针对孩子们提出的矫正困惑、未来担忧逐一回应,既帮助他们释放心理压力,更引导其建立“知错能改、未来可期”的积极心态。
此次活动通过“司法+社工+家庭”的联动模式,三方各司其职、协同发力,为迷途少年点亮了回归社会的“指路明灯”,也为兴宁市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筑牢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