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11-07 16:15:56 |
下好“百千万工程”先手棋,一刻也不能等。兴宁市兴田街道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兴宁市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今年来,兴田街道全面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围绕提经济、塑形象、强基础、筑牢乡村主线,精心谋划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助推兴城全面振兴,走出一条农业兴旺、城域和美、群众富裕、乡风文明的亮丽兴田新景象。
兴田街道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淬炼干部的主阵地,选优育强乡村振兴关键力量。通过选任表现突出的机关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加大对社区(村)干部“百千万工程”知识的全覆盖教育培训,用活“引才牌”“服务牌”等措施,做大做强“百千万工程”人才“蓄水池”。
米寨村党支部书记李胜辉表示:“米寨村是在册软弱涣散村,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选派驻村工作队到村里实现帮扶全覆盖,目前米寨村整顿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班子凝聚力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能力提高。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结合当前街道‘百千万工程’系列工作,米寨村流转了约410亩撂荒土地,种植了西瓜采摘基地,曾经的撂荒地打造成为现在的网红打卡点,不仅杜绝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也打造了米寨村一张响亮的名片。”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管岭村紧抓“百千万工程”发展契机,聚焦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持续发力,全面打造生态宜居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乐仙河管岭段曾是一处环境整治难点,该地杂草丛生,村民散乱耕种、乱丢垃圾、窝棚乱搭现象突出。
管岭村紧抓当前省、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大契机,“大刀阔斧”促整改,对河道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并统一规划农户种植农作物,营造全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不断促进乡村风貌全域提升。
“基层治理既要靠党组织引领,也需要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管岭村村委干部陈利玲说。
兴田街道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后进,因村而宜,一村一策,量身定制各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一方面,推进村集体经济“保值倍增”行动,立足各村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等因素,通过争取重点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带动和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收益渠道。
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党员带头致富行动,组织党员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优势产业,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吸纳有理想、有抱负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进入党员队伍,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优势,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今年鹅湖村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约5万元;截至十月,成功达成“三资”交易7宗,交易总额1351200元,既确保了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而且还维护保障了群众的切身利益。
“年纪大了,也种不了田,以前还愁着能干啥。现在希望能通过党组织和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结合好,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能赚些钱,生活也多了些盼头。”鹅湖村张伯亲切地笑着对街道工作人员说。
傍晚时分,走进鹅三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幅房屋外立面的山水画涂鸦,村民们或在风景优美的河岸旁散步,或在设施完备的公园内锻炼,展现出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
让人难以想象,鹅三村也曾河道脏乱、道路破旧,是干群同心,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使得村容村貌破局重生,再现旖旎。
街道22个社区(村)均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创新成立“青年服务队”“老党员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常态化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创建、治安巡逻、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创全体村(居)民积极参与的火热局面,形成“共治人居环境、共建和美乡村、共享整治成果”的良好氛围。
“百千万工程”号角已吹响,兴田街道将继续围绕各项重点难点,持续打造经济强、环境美、社会稳、民生优、融合度高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发挥干群力量,形成美丽宜居和谐新风貌,推动兴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