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指导员”精心耕耘“文化兴田”,文化馨香浸润群众心田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4-12-05 10:19:58

  兴宁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兴田街道作为兴宁市的文化中心,主动担当,就地取“才”,今年9月,在基层群众、文艺骨干中选聘了22名“文化指导员”,组织“文化指导员”常态化开展竹板歌、杯花舞、版画培训等文化活动,让民间艺术“活”起来,人民群众乐起来。

  有了新身份的“文化指导员”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专业的特长和深厚的为民情怀,快速投入到兴田的文化建设队伍中。

  文艺培训暖心田

  城北文化展风采

  连日来,兴田街道城北社区“文化指导员”袁莲安携手宝华社区“文化指导员”依托兴田围龙讲堂精心组织文化活动,召集民间艺术工作者们共同开办了“音乐视唱练耳公益培训班”。

  据了解,培训班上主要学习的是客家山歌,包括快板山歌、叠板山歌和五句板山歌等,同时也会传授梳妆舞等民间艺术舞蹈,并配合各种乐器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为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活力,更好地传播兴田文化,袁莲安、陈新灵等人还结合兴田本土特色创作了《涯家住在兴宁城》《兴田文化谱新篇》等原创山歌作品,既继承了传统山歌的老“筋骨”,又融合了兴田文化的新“血液”。

  培训班座无虚席,学员热情高涨。现场学员表示:“以前基本上只能在电视、手机上看到专业的山歌演唱,现在走出家门就能免费学习山歌。不仅学到了技艺,还收获了友谊,真是‘来到兴田,暖到心田’,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不仅如此,“文化指导员”袁莲安还与街道领导、社区干部共同编辑出版了《城北文化》宣传本,里面记载了城北社区的秀丽风景、发展历程、文化活动、山歌曲谱等内容,生动展现了城北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生机,对兴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积分制度促治理

  鹅三文明树新风

  “你听说了吗?村里推行了‘积分制’!”在兴田街道鹅三村,“文化指导员”巫清红带头掀起了一阵文明风潮,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推进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往杂草丛生的角落已不见踪影。

  巫清红与村委干部共同谋划,因地制宜制定了《鹅三村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方案》并在村内全面推行。方案规定,凡是主动参加志愿活动、自觉维护环境、帮助解决邻里实际困难等行为的,都能通过上传照片到系统上获取相应积分,并可凭积分到村委获取精神或物质奖励。

  方案一经推出就获得村民们的积极响应,迅速注册加入到鹅三村“积分制”系统中来,纷纷争当积分榜“榜一”。“这一方案促使人们在思想上由‘要我治理’向‘我要治理’转变,于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素质、人居环境、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是件‘一举多得’的事情。”巫清红说。

  生活的大环境变好了,群众自身的小幸福也要逐步提升。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精神面貌,巫清红联合民间自办文艺团队——“鹅三富兴健身团”开展文化活动,只要遇上好天气,总能在广场上看到她们充满活力的身影。

  领队李坚清表示:“有一副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带动大家舞起来、动起来,展现我们兴田群众的精神面貌,而且我时常会带队参加广场舞比赛,舞蹈爱好者展示自我的平台也更加广阔。”

  文化活动惠民众

  泰宁社区显温情

  如何切实提高居民幸福感也是泰宁社区“文化指导员”李惠不断思考的问题。

  “新官”一上任,李惠就联合社区干部利用辖区公园、小区等场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反电诈等宣传活动,共同营造“平安有序,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

  李惠告诉记者:“看着群众认真学习反诈知识的样子,我就感受到‘文化指导员’的深刻意义,也许每宣传一次,就能使十个家庭免遭财产损失。于我而言,它不仅是一个身份,更有一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感。”

  明星公园内,兴田街道团委、泰宁社区党委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邻里节之“汇聚邻里微光 乐享美好生活”文艺汇演在这里盛大开幕,李惠积极协助社区干部与广东科技学院学子共同完成此次活动。小品《反诈骗》《垃圾分类》等节目为社区居民上了精彩纷呈的一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推动移风易俗,以文艺活动赋能社区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文化指导员”们的身影仍在奔忙。据悉,兴田街道将进一步创新文化服务供给,因地制宜打造兴田文化品牌,发挥“文化指导员”引领作用,推动民间文艺人才队伍建设,让热爱文化的群众与文明城市建设“双向奔赴”,进一步提高社区(村)公共文化发展活力和服务效能,为助力“百千万工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