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新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体镇村干部创先争优、实干担当,推动全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党建引领固根基,筑牢组织强堡垒 一是思想建设持续深入。严格落实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和“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全年共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场次、集中研讨4场次。创新主题党日活动方式,为党员过“政治生日”,谈入党感受,增强党员身份认同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共开展12期培训,累计培训党员干部2728人次,极大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结合街道实际印发了《宁新街道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举办读书班1期,开展“每周一学”13次,组织党员干部到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累计开展21次参观体验教育,参加人数470人;强化廉政警示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增强警示教育感染力。 二是基层堡垒不断夯实。扎实推进“书记领航项目”,全年共上报党建赋能“书记领航项目”75项,其中镇级项目2个,分别为《党建赋能跑出征地拆迁“加速度”》和《党建赋能建设宁新艺术文化交流平台,让罗清桢故居“活”起来》;打造村级领航项目60个,“两新”项目13个,已全部完成;加强组织关怀,春节和七一走访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共172人次,下拨发放慰问金70600元,为辖区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共34枚。 三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任务,坚决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强化纪律教育,及时通报典型案件,以案为例、以案示警促使干部职工自觉绷紧法纪红线。全年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起,立案4人,处分4人,室组地联动办案1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干部日常监督,及时进行谈话提醒,促使党员自觉防止和纠正违纪行为。全年共谈话提醒25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成为常态。 (二)实施“百千万工程”,助力发展新篇章 一是持续推进项目和经济建设提质增效。围绕新中心城市建设规划部署和城市提质扩容目标,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街道领导带头攻坚克难,拆除四座祖屋,啃下了历时十年征拆不能拿下的一块最硬的“硬骨头”,完成南部新城十一地块征拆工作。该地块于今年9月顺利拍出,为市财政增收3.49亿元。新城大道、文峰二路建成通车;官汕路、文华二街道路整体提升;完成兴宁高铁站至梅龙高速兴宁东出口示范路段征拆和道路两旁外立面改造建设。 围绕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建设相关部署,立足辖区范围的产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以兴一广场、大润发超市商圈为龙头,力推入库项目申报和落地,至目前御庭酒店投资已超两千万元实现纳统;与兴宁市源诚泷电子有限公司、兴宁市创亿新商贸有限公司、梅州市顺投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并完成纳统。同步加快培育“四上”企业,我街道年初在库“四上”企业39家,本年度新培育“四上”企业8家,实现年度辖区“四上”企业净增5家以上。 二是持续推动典型村和示范路段建设。黄岭村定为“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开展整体规划设计打造,今年以来,黄岭村围绕“十大任务”,全面发力,完成重点路段“三线”整治,整治长度约5公里;完成和山河(黄岭段)河道清理和重点路段沿线乱堆乱放整治。主动争取市领导、市职能部门支持,发动党员和乡贤力量参与绿美植树、道路硬底化、祖屋修缮等乡村建设;新建黄岭村产业社区项目用地正按程序进行调规。同步推动非典型村建设,围绕主要目标任务清单,及时落实各项工作。完成兴宁高铁站至梅龙高速兴宁东出口示范路段建设,项目全长约800米,改造房屋外立面53户,开展沿线“三清三拆三整治”700余平方米,于9月14日顺利通车运行。 三是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提升。以“四上”企业梅州市浠涵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宁新为契机,着力培育村级支柱型产业,大力推进花生产业发展,积极对接广州市天河区驻兴宁工作组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加快推动花生新品种种植和机械化种植实验基地建设,以花生培育、种植深加工和销售模式,推动“浠涵家”品牌花生“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探索构建“公司+生产基地+电商”发展格局,打造花生种植基地,做强七彩花生特色品种,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促进街道农业产业振兴发展。 四是深化校地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深入推进“双百行动”,发挥高校办学特色和地方资源优势,共建校地双向发展新局面,从今年六月开始,共有8个实践团来到宁新街道。通过借助高校力量,为街道“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高校人才和资源优势。同时,街道办主动联系对接嘉应学院,并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对版画运动先驱罗清桢故居进行修缮,挖掘高陂村罗清桢故居的人文风貌和历史价值,将文化名人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强化产业支撑,起到文化振兴的效果。目前故居已修缮完成,成为宁新版画文化传承典型。 (三)聚焦乡村谋振兴,助力乡村换新颜 一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宁新街道深入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推动乡村由表及里提升,以治理村庄垃圾和持续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对辖区内的破旧泥砖房和残垣断壁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今年以来,拆除废旧危房32间,有序推进官汕路、主干道、人民大道建筑垃圾监管工作,镇村干部深入村民家中,用情用心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自觉清理家门口乱堆放杂草杂物的生活习惯。 二是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重要抓手,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促进耕地保护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农用地整理,目前已启动农用地整理方案编制工作,以方案为抓手,推动农用地集中连片规模化流转经营。至目前,已完成农用地连片规模化流转100亩以上耕地1325亩,耕地连片整合率12.5%;持续推进图斑点整治工作,加大耕地流向外耕农用地、耕地流向建设用地、耕地流向推填土和新增耕地恢复流入等四项主要任务的工作力度。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省级涉农资金水库移民扶持资金项目,现水楼村道路及主灌沟建设工程总投资60万元;大圳村水闸修复工程总投资71万元,东灌沟大岭村、寨仔村段清障、加高工程投资20多万元,为12个村居兴修水利工程,投入资金30多万元,有序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四)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和谐新气象 一是预防和治理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进一步强化底数摸排,依托“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建立健全8类重点未成年人群体综合信息档案库,实现动态管理、信息互通。截至目前,各村(社区)共摸排核实涉八类重点未成年人数据2960人,同时,街道综治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到各中小学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宣传活动,9月至11月联合派出所、博爱社工到辖区各中小学校针对重点学生开展“以法护航 守护成长”的未成年人知识宣讲活动,涉及未成年人防性侵、防欺凌等专题,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 二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成立包案领导工作组对相关人员进行疏导稳控,有力避免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对全街道信访矛盾情势进行分析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群体上访苗头提早介入,尽可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对来信来访案件、交办案件等按职责进行分流,明确矛盾纠纷调解责任主体,辨别案件轻重缓急,提出转办和督办意见。截至目前,街道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2宗,调处成功率96.9%;梅州12345热线共受理966宗,办结率95.7%;广东省一体化信访信息系统共受理案件115宗,办结115宗。 三是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围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各类重点领域和学校、托管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落实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联合市职能部门常态化开展学校及周边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序推进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深入东岳宫、富兴、商业城等批发市场,以及“三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群租房、午托机构、高层住宅等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重点关注加装电梯、自建房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在台风、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过程中,提前部署排查各类隐患点,及时转移安置群众,做好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专项整治,推动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五)聚焦民生实事,全力服务群众 一是社会治理全面提升。以“1+N+N”的方式形成“网格+排查+预警+调解”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职能作用,整合资源、统筹协调,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多种形式接待单位与群众,积极推行电话调解、线上调解等多元调解服务方式,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7%。2024年8月,梅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授予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全国性“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调解组织”荣誉牌匾。下一步,我们将擦亮金字招牌,把成果更多更好地推广运用到纠纷调解等工作中去。 二是持续推进环境优化。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生活污水治理、私搭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看得见、成果稳得住;同时发挥好“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踊跃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绿”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最美底色,助推绿美兴宁建设。 三是着力解决民生诉求。为进一步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街道坚持以职工利益为重,参照有关政策法规,结合街道实际制定补偿方案,通过镇村干部多次做工作,并争取上级领导和部门支持,最终于今年春节前妥善解决了宁新街道原造纸厂、五金厂职工的一次性安置问题,有效化解了困扰街道二十多年的基层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并受到广大职工的一致赞誉。 一年来,宁新街道各项工作在全体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标梅州、兴宁市委市政府要求和群众期盼,仍然存在一定差距。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宁新街道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梅州、兴宁工作部署,切实找准发展切入点、着力点,更加主动担当作为,开拓进取,为谱写兴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助力梅州苏区加速融湾贡献宁新力量。 中共兴宁市宁新街道工作委员会 2025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