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走进兴宁 > 历史文化 > 围龙屋

兴宁十大围龙屋,你都知道几个?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10-16
[字体:  ]


1、叶塘镇河西村 磐安围


磐安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兴宁市十大古民居之首。


磐安围兴宁市旅游局 图 (何志林 摄)


磐安围简介:磐安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坐西向东,始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历时20年建成,历经百多年风雨仍然保存完好无损。建筑为土木石结构,呈三堂四横一围一池一禾坪,占地面积6248平方米,建筑面积4828平方米,计有122间。禾坪宽阔,禾坪两侧,左右各建有斗门屋。


磐安围取坚如磐石,安居乐业之意,为刘姓家族居住地,之所以完好无损且周围无建筑。磐安围结构保存规整,防护设施完备。大门对联云:根深唐世系;泽沛汉山河。整座屋宇基本保存完整。


2、兴田街道办一联村 大刘屋


大刘屋坐落于兴田街道办事处一联村,离城约2公里,是典型的四角围龙屋。外观完整,禾坪与半月形池塘完好无损。该屋建于明崇祯年间,距今约350年。属三栋两横、四角转围龙的客家民居。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737平方米,有住房100多间,恩荣牌匾,上中下厅干净、整洁、宽敞。


中厅悬挂多块牌匾,古风浓厚。花头脑铺青砖,宽大完整。屋主刘钦若祖孙三代,于康熙、雍正、乾隆三十五年间,共捐谷三千石赈灾于民,其仁风义举,获皇帝嘉奖。上中下厅堂内悬挂有由乾隆皇帝等人钦封的奉天承运、高义泽人、义风继美、功比郑渠、齿德并茂、文魁、贡元、奉天敕命、恩荣等多块牌匾,足见其主人历代行善积德,施善于社会的高风义举。


大刘屋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皇帝钦封牌匾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恩荣牌匾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3、福兴街黄畿村 王氏永思堂(大王屋)


位于兴宁市福兴街黄畿村,建于1644年,有三堂八横四围龙,门前有禾坪约3亩,坪外有大池塘面积约5.5亩,全屋建筑占地54.5亩,共有房间285间,屋的右侧建有文武学堂。


永思堂属梅州规模较大围龙屋之一,交通便利,门前池塘波光潋滟,池塘外有一溪流平行而过,水量充沛;由于年代较早,形制简朴。

大王屋 梅州网 图

大王屋 梅州旅游网 图


4、刁坊镇周兴村 刁萃丰(棣华围)


棣华围,又称刁萃丰,位于刁坊镇周兴村,于民国三年(1914年)春动工,历经8载,耗资18万两白银建成。


棣华围坐西向东,为1围3堂4横2层高的四角围龙屋,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禾坪1000平方米,池塘400平方米,花头脑1000多平方米。屋内有16个厅、21个天井、274个房间。三面围屋及中间一横杠均是2层走马楼,前后左右有4个石砌楼梯上下,后栋是半圆形围,屋亦是2层楼,楼上四周相通。每栋楼都用圆石柱支撑,楼上均设置石栏杆(青瓷),楼下为花坛,楼粱均雕龙画凤,蓝色瓷质花窗,古色古香,华丽典雅,甚为堂皇。屋内天井较宽,左右两侧均有斗门,门均镶有石刻匾额棣华围,为清朝翰林刘国明所书。右侧有一水井,约30平方米。左侧边建有新学堂,吸收学生上学之用。


由于整座屋宇房间较多(楼上楼下均有房间),群众向来有住不尽刁萃丰的屋的说法。其中的刁萃丰,是该屋主商号的名称,指的就是棣华围,至今仍保存有棣华围记。


兴宁宣传网 图


5、坭陂镇汤一村 进士第


进士第位于坭陂镇汤一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历经50载建成,距今240多年。坐西向东,为三堂八横一围的横盘形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有2个大禾坪,池塘较宽阔。屋内有28个天井,3厅6巷,300个房间。左边有一横,设6间书院(门子每人1间),书院门口禾坪比较宽阔。整座屋宇以规模宏大,建筑牢固,结构工整闻名于兴宁境内,是一座少见的大型棋盘形围龙屋。外围用三合土夯墙,40公分厚,里屋土木结构,上中下厅完好,中厅主梁镏金浮雕,每根主梁一端枕着一对麒麟。微拱的花头脑用青砖铺垫,整个结构古朴大气,透出人文脉气,过去有5个生产队人居住。


该屋原名荣秩第,因其第二代五子如柳公中武进士后,更名为进士第。清嘉庆年间,第三代王如萍中武进士后,任嘉庆皇帝御前侍卫,表彰为官十载一介不取,接上谨慎,待下宽和,其它军民咸服。1832年病逝后,嘉庆皇帝特派官员前往该屋吊唁,送御前侍卫府匾额、生前使用过的大刀等武器,以及铜蟾蜍一只(均遗失)。


坭陂进士第 兴宁网 图


兴宁宣传网 图


6、宁新街道办佛岭村 李和美


李和美,坐落在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佛岭村,建于1881年,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三堂六横三围龙。9个厅,112个房间,左右两边均有斗门,上中下厅较宽,横屋之间有宽畅的走廊,上厅挂有清光绪六年瀚樊江陈寿椿所书的肯构肎堂横额,中厅、大厅和斗门分别挂有新派诗人、书法家胡曦所书的敦本堂、资政策和祥迎紫气匾额。


花厅有假山、壁画和烫金帘等。斗门颇有特色,是双套式二进斗门。大门外有石柱、石鼓,屋檐皆为烫金雕花,该屋是中国新显微镜制造家李任重和二品官资政史的故居。


李和美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李和美房梁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李和美 化胎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7、宁新街道办大圳村花螺墩 长兴围


长兴围坐落于宁新街道办大圳村花螺墩。是建筑面积宠大,历史悠久,典型的客家半圆形围龙屋。始建于1635年(明万历年间),距今有370多年历史。坐北向南,三堂三围龙,7门同进,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禾坪630平方米,池塘3300平方米,花头脑270平方米,屋内有10个大厅,14个天井,315间住房,饮用水井4口。建筑面积宠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同时居住2000余人。


这是一座较为完整、保留较好的客家围龙屋。屋内布局合理,采光条件好,上、中、下厅较为宽阔,后面有观音厅,两侧围屋仍保留很好。中厅栋梁雕花镏金,古香古色。


该屋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一历史传说;相传花螺墩的大水塘有10亩,塘中有一直径约10米的圆形大土墩,内里长着一棵距今几百年树龄的蚊子树,相传土墩周围水中原有很多花斑色的石螺,故此花螺墩而得名。该屋至今保留富有有特色的闹元宵、烧烟花传统。


花螺墩长兴围全貌 兴宁市宁新街道办事处 图

长兴围中堂 宁新街道办事处 图

石刻花螺墩 宁新街道办事处 图


8、宁新街道办东风村 九厅十八井


九厅十八井位于宁新街道办东风村,始建于宋代(1127年),于1279年建成,距今730多年。坐北朝南,为三堂六横三围的围龙屋,是兴宁境内最老的俗称九厅十八井围龙屋。建筑占地12000平方米,池塘1600平方米,花头脑650平方米,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190多个房间。


整座屋宇主体结构呈半圆形,前有禾坪、矮墙、半月形池塘,东侧有出入斗门,是一座十分典型的围龙屋,规模较大,布局合理。大门外有2根圆石柱支撑檐梁,有2个石鼓、2个石凳,上、中、下厅较为宽阔,上中下堂通面阔相等。堂屋后有半月形铺河卵石的斜坡花头脑。


兴宁宣传网 图

兴宁网 图


9、罗岗镇柿子坪村 善述围


善述围坐落兴宁市罗岗镇柿子坪村,是座方方正正、十分讲究对称的四角楼。由罗岗袁氏十八世祖述初主始建于1884年,历时13年,于1897年竣工。为四堂四横砖瓦土木两层建筑结构,有354个房间、20个会客厅、大小天井25个、4个高出其它房间两倍的楼角。


整座楼的通风采光良好,光线全靠5个大小门和25个天井来调节。建筑艺术非常讲究。屋檐瓦椽、琼台楼角处处雕龙画凤。鱼池卷草、石柱石砌、楹联壁画等艺术品一应俱全。


两扇大门板是紫檀木所造,重达一吨。屋内有壁画、楹联、匾额、书法20多幅雕刻梁柱墙壁。文天祥所题写的忠、孝、廉、节4个大字悬挂中厅墙上。


兴宁宣传网 图


10、新陂圩 馨梓围


馨梓围,又名康记,俗称解放围, 坐落于兴城西北4公里的新陂圩。是一座有百年历史,以豪华宏大著称的四角围龙屋。


该屋由李氏梓馨之妻饶夫人率4个儿子所建。1929年开工建造,历时13年完工,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


门前有800多平方米的大禾坪,禾坪外设绿化带,其后是近3000平方米的鱼塘。整屋以正屋大门中点为中轴线,四个碉楼分布东西南北,后两楼楼角联建半月形围龙,围龙走廊宽2米,用20根精美大理石为柱,非常豪华壮观。正屋71间、厅堂10个,天井11个,公共浴室8个。外墙用石灰、沙、石夯实为墙,地面由青砖铺设,正大厅木梁均雕龙画凤,用真金箔裱之,两边花厅内有假山、浮雕栩栩如生。柱、阶均为上好石料,至今完好无损。为纪念饶夫人之功德,龙厅上方镶有慈训不忘匾额。


馨梓围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馨梓围房梁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牌匾 兴宁市文广新局 图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