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宁
36°
高温
兴宁
15:00发布
兴宁
15:00发布
36 °
多云
西南风 1级
空气优 43
相对湿度 45%
高温
今天
多云
26°/37°
周三
阵雨
26°/36°
周四
中雨 / 多云
26°/33°

繁體 丨 手机版 丨 RSS订阅 丨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走进兴宁 > 历史文化 > 兴宁文化

知县祝枝山:一本正经岭南行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南粤古驿道网 发布时间:2018-08-22
[字体:  ]

祝枝山(祝允明)于正德九年(1514年)秋赴北京谒选,获授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十一月南下赴任,翌年(1515年)秋到兴宁,嘉靖元年(1522年)调任南京应天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嘉靖五年(1526年)十二月辞世,终年六十七。

祝枝山参加科举屡试不中,暮年方步入仕途,其一生主要的宦游生涯是在岭南度过的。他与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江南四大才子”,个个都有很高的文学艺术成就,但又个个科场不顺、仕途多舛,这与“唐宋八大家”多数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宰相的赫赫功名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祝枝山能够被朝廷派遣到荒蛮的岭南任兴宁知县、主政一方,已算是比较幸运的了。文徵明同样屡考不中,直到嘉靖二年(1523年)54岁时才经推荐被授职翰林院待诏,官阶比知县还要低两级。唐伯虎30岁时信心满满赴京会试,不料却受牵连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场泄题舞弊案,锒铛入狱,此后自绝仕途,放浪形迹,成为纯粹的“文艺青年”。徐祯卿倒是在27岁时考中进士,但因相貌丑陋而不得点翰林,又在正德六年(1511年)33岁时英年早逝,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同时,祝、唐等大才子的民间形象,都是风流倜傥,狂放不羁,叛经逆道,玩世不恭的。这并非后人的虚构和戏言,事实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白纸黑字,正史为证。《明史·祝允明传》记载,其人“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尤工书法,名动海内”,又“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多贿妓掩得之;恶礼法士,亦不问生产,有所入,辄召客豪饮,费尽乃已,或分与持去,不留一钱;晚益困,每出,追呼索逋者相随于后,允明益自喜。” 而且,《明史·唐寅传》述毕唐伯虎的才情和放浪,最后一句还不忘捎上 “带头大哥”祝枝山:“吴中自枝山辈以放诞不羁为世所指目,而文才轻艳,倾动流辈,传说者增益而附丽之,往往出名教外。”

但是,《明史·祝允明传》对其从政经历的客观记录,实属褒扬之辞:“授广东兴宁知县,捕戮盗魁三十余,邑以无警。”除了剿匪安民,祝枝山在粤期间,还教化礼仪,移风易俗,讲学授课,奖掖后进,兴建寺庙,兴修水利,颇有政绩,流芳于世。特别是祝枝山游历岭南期间,以“思若涌泉”的奇才和“明兴第一”的书法创作出一大批诗文作品,还亲自编撰并书写长达一万五千多字的方志手稿《正德兴宁志》(现藏苏州博物馆),为南粤留下了极其丰富、珍贵的文化遗产。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祝枝山《正德兴宁志》手稿(局部)

可以说,祝枝山在55岁衰年,毅然中断风花雪月的安逸生活,远离亲朋好友,远赴僻远小县,是怀抱着强烈的出世入仕、造福苍生的儒家知识分子情怀的;按照这一世俗的观念,在粤五载自然成为其人生中最为“一本正经”的年代。祝诗《五十服官政效白公》曰:“吾年五十五,始受一县寄。七里剧弹丸,亦有社稷置。夙怀同刘君,今此幸谐志。” 祝诗《自京师南赴岭表·仲冬在道中》云:“晚荫答苍灵,赤鉴慎无昧”,并自注:“余弱状求仕,夙愿令长,今幸如志,深与刘梁言志符合。”他多次自比后汉刘梁,勉励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不论治域大小,不论官职高低,都要以社稷苍生为念。实际上,当年的兴宁确乎地域偏僻,人口稀少,盗贼猖獗,生活贫苦。《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七年全县在册户口1216户,人口6214人,山林中还聚居着一部分尚未归化的瑶、畲等少数民族部落。

祝枝山在粤时间长,活动范围广,现从祝枝山《怀星堂集》自作诗文及《正德兴宁志》等文献中,可梳理出其游历广东的基本行踪。

一、由粤北进出广东

祝枝山获任命后,从京师缓缓南行,经天津、江阴、杭州和江西吉安、赣州等地向广东进发。其入粤线路,与唐宋先贤无异,过南雄大庾岭古驿道,到韶州(韶关)沿北江乘船南下,经英德、清远赴广州。

在江西有诗《赣州》:“萧瑟滩声怒复幽,四程犹未是炎州。行人不解居人语,章水相逢贡水流。蒌叶槟榔须学啖,莼羹盐豉向谁求。英贤满路容参谒,珍重昌言日拜收。”其中的“英贤满路容参谒”一句,似表达对历代先贤南迁的追思之情。

经南雄时有诗《庾岭寄谢江西白大参士珍、宗宪副朝用二同年》:“太原白居易,南阳宗少文。千年才并出,一日可离群。契分秋风桂,情亲日暮云。江波二千里,相逐送清芬。”《长乐赠陈参军》诗云:“浙水两岐非异土,天涯万里又同官。吴江莼菜皆成梦,庾岭梅花且共看。立望星河秋耿耿,醉闻钟皷夜漫漫。人生离合真难定,明日清樽好再乾。”

舟行停留清远访峡山寺(飞来寺)。该寺历来是南北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如北宋苏轼进出粤北时就曾两次驻留此地,有诗《峡山寺》。祝诗亦有诗《峡山寺》:“灵区苦不到,到亦苦诗难。景象绝闻见,怪神如等闲。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今日却堪恨,绿林栖近间。”“地将海作带,天借山为关”一句,与苏轼《峡山寺》首联“天开清远峡,地转凝碧湾”遥相呼应。

祝枝山于正德十年(1515年)经粤北南下到广州,正德十五年(1520年)离开广州原路北归。

二、往返于广州—惠州—兴宁

祝枝山在粤五年多,最为频繁的往返路线为广州—惠州—兴宁,中途经过东莞、博罗、河源、龙川和长乐(今五华县)等地,大部分行程是在珠江、东江上泛舟而行。

其一,广州安家会友。

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祝诗《将归行》自注: “丁丑九月还兴宁,廿七夜渡头舟中作。时慈亲在吴,室人在广,儿在燕。”其好友、著名书法家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载:“妻李氏,封孺人;子男二人,曰续,……,次侧出,幼,未名;女一人,嫁潮州府经历王榖祯……母徐夫人殁,事继母陈,极尽诚孝。”其另一朋友陆粲主笔的《祝先生墓志铭》所载上述内容也基本相同。祝枝山来粤后,将家眷安置在广州,故曰“室人在广”。儿子祝续考中进士后在京城任职,慈亲(继母)留在苏州。因为公务或家事,他在广州寄居时间不短,留下的诗文作品颇多,仅次于兴宁所作。正德十一年(1516年)祝诗《归与》自注:“予丙子冬暮入广,上司以拙于催科秋税,后期停给俸米,文移在县,而予身在广也。”当年冬天祝枝山回广州,惠州府问责他催交粮税不力,停发工资,文书到兴宁,祝才子却身在广州。当时,祝枝山也是受巡按御史陈言所召来广州参修《广省通志》。五年多,祝枝山夫妇家居广州市内何处,现已不得而知。祝诗留有《题广州客邸壁间》一首:“故国间居四十年,疏慵虽乐怕违天。天应尚念疏慵态,又使闲居瘴海边。”又有《广州戏题》一首: “生世投闲四十年,瘴江班顶试鸣弦。今朝也是为官日,白日青天闭户眠。”这两首诗都流露出他在广州时那种略带惆怅失意的闲居之态。

明代的广州乃岭南繁华之都,不似兴宁僻远,因而也成为祝枝山交朋会友的重要场所。正德十二年(1517年),祝枝山作《广州别表弟赵二》,因表弟在祝氏来粤三年间,两次专程前来探亲,此诗表达了祝枝山的感激和思乡之情。其一为:“海边三载试琴才,省问烦君两度来。天阔风鹏嗟转徙,秋深霜雁独飞回。计程驿路过江棹,属买渔蓑挂钓台。别酒多倾也能醉,欢情不似故园杯。”同时,祝枝山在广州,还与很多南来北往的仕途同道中人聚散离合,诗作有《广州赠龙鸿胪》、《广州旅舍有怀提举醝司王廷辅》、《海珠寺送黄提刑》、《番禺留别衡明府公式》等。

其二,惠州游山乐水。

兴宁知县归惠州府管辖,祝枝山必定要到惠州公干,但他在该地留下的诗文极少,表明他在此停留时间短,主要寄居广州和兴宁两地。祝诗有《惠州西湖》一首:“西寺东城两幅图,长虹脊畔小浮屠。杭州惠郡都游遍,醉眼时将作石湖。”正德十三年(1518年),祝枝山作《游罗浮记》,比较详细记载入罗浮山路径及所见景观,并作诗两首。他平常往返广惠之间不下十次,但均过而不入,未曾登山。直至当年七月廿三日进山,先是“午到李村,村叟黄老为觅小舠,同泛入沙河,夜到徐老门泊,明日徐老供饭,后同登陆”,然后经梅花村上山,游览了朱明洞、冲虚古观等,由道观主事李道士接待。“渐夜,道士更具饭,细话山事”,“时见之,既夜深,各就榻,明日,天气尚阴沉,晨飧罢出”。因为天雨路滑,不得登高远游,未能尽兴。

其三,河源觅得知音。

从惠州往返兴宁,河源是舟行东江必经之地。河源县城码头,是祝枝山漂泊岭南的旅途中,最为牵挂的泊舟码头,最为温情的心灵驿站。因为河源的知县郑自修(郑敬道),是祝枝山在远离唐伯虎、文徵明、张灵等密友后,所遇到的最好的知音和挚友。郑自修为福建莆田人,举人出身,正德九年至十四年(1514—1519年)任河源县知县,博学多才,施政有方,修缮县署,编修县志。就现存祝枝山专为个人所写作品数量而言,郑河源独揽近十篇诗文,高居榜首,甚至超过了相交数十年的好友唐伯虎和文徵明。

祝诗《莆田郑自修宰河源,故厚予,四月三日舟过县城,君以诖误不在,予亦以文法行,一时风雨大作,小泊沙口而去,怅然怀君,口占一诗,期后寄之》云:“河源西郭夕阳过,不见美人将奈何!雷压船头蓬底坐,一时风雨乱风波。”诗题直抒“怅然怀君”之情,诗中有赞誉之词:“不见美人将奈何”。《春夜怀郑河源》云:“传里诗筒两度过,河源君子近如何?甘棠昼永迷青野,芳杜春深覆绿波。两地颇同多枳棘,九州何处奏弦歌。唯应知已情难舍,早晩疏踪入薜萝。”其它诗篇还有《答郑河源见赠》、《次韵答河源郑侯见赠》、《读河源郑明府公牒有感》等。正德十一年(1516年)六月,郑河源因为剿灭盗匪有功,受到上司嘉奖犒劳。祝枝山欣然作文《河源尹郑侯旌奖政绩序》,字里行间极尽对郑河源的钦慕赞美之词,“甚幸得君子为僚”、“甚幸得君子为友朋”、“甚幸得君子为师”,“若我郑河源君,则允君子之英,其何绩不英?”,“实崇文备武,省刑虚狱,缓贼禁奢,宣王德,谕民俗。”除了诗文,两人多有书信往来,祝枝山还将《正德兴宁志》赠郑河源,在《六月廿四日河源柬郑尹自修》中写道:“县志二册附上,未能忘言者,悉伺后讯,即解维矣”。兴宁县志的手写定稿,是祝枝山在东江旅行的船上完成的。他在该志序言中记述:“余舟中稍为之芟除比联,以成书四卷,题曰《正德兴宁志》,以别于旧。”

根据古代《河源县志》的双城形势图,可见当年的县城(今源城区)位于东江和新丰江的交界处,两江盘绕围成一个像竖起的大拇指头状之半岛,数百年来此地的形貌轮廓仍大致相同。河源古县城分为上城、下城,上城最古但毁于元末明初兵燹,随后在明代洪武初年靠近东江筑起下城,不料隆庆五年(1571年)下城又毁于水患,于是官府又组织重修上城,并于万历六年(1578年)建成。“河源县双城形势图”标示了上城、下城位置,并标记多个渡口码头,包括龙津渡、东岳庙、酒饼巷、灯笼巷等,该图上侧的“小江来水”为新丰江,下侧的“大江来水”为东江。 祝枝山当时拜访郑河源,应该是舟泊东江边龙王庙、天后庙一带上岸,直入下城东门,可惜下城现已没有什么历史遗迹。

image005.png

河源县双城形势图(左为南,右为北,下侧为东江)

image007.png

河源古县城位置现状(图片来源:百度地图,右侧为东江)

河源古县城下郭南侧,东江畔有一座龟峰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七层阁式砖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郑河源留有咏龟峰塔诗一首:“日来塔垂影,云去塔孤峭。巨镇雄上方,福田种多少”。可以想象,当年这两位知县应曾在龟峰塔等风景名胜结伴同游,畅叙友情。该塔在后来的明代万历年间,由河源上城人李焘从云南巡抚任上告老还乡后组织修葺。河源上城现保存修缮了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李焘故居石狮李屋,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往北的河源义合镇和龙川县佗城,均有东江古码头遗迹,以及苏家围、南山寺、正相塔等历史建筑。义和镇苏家围尚遗留有五座明代古建筑,建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永思堂,正德十二年(1517年)的新大门屋,嘉靖二年(1523年)的光化堂,隆庆元年(1567年)的上厅屋,万历十三年(1585年)的下大门屋。千年古邑佗城尚存越王井、南越王庙、城隍庙、明城墙及古码头等建筑和遗迹,东江边的西门码头始建于宋代,南门码头始建于明代。

image009.jpg

粤赣交界的东江源头罗浮渡田河

其四,龙川和长乐山中跋涉。

从兴宁县城西侧流过的宁江河属于韩江水系,不通东江和珠江,所以祝枝山从河源溯流而上,过龙川县佗城,再到老隆就必须弃舟登陆,步行穿越龙川、长乐(今五华县)的丘陵山地,而后进入粤东北最大的山间盆地——兴宁盆地(宁江平原,约300平方公里)。《正德兴宁志》第一卷描绘了兴宁地貌:“属邑皆山,由河源以东迤逦龙川、长乐,重峦叠岭,鸟道缠互。逮入县境,划然旷望,群岫遥列,周匝如堵,中铺沃壤,夷若展掌,形观殊美。”祝文《兴宁水记》又云:“兴宁小邑……四郊皆平畴,千山锁合,民稼环堵,中水出山。”

image011.jpg

千山锁合中铺沃壤的宁江平原

在龙川渡口,祝枝山于舟中夜作《将归行》:“老龙渡头秋欲归,炎州霜轻叶不飞……自余之来日三北,燕吴万里稀消息……鸳鸯相望怀慈乌,又况岭南多鹧鸪。” “老龙渡头秋欲归”中的老龙,即龙川县老隆镇,明代洪武年间开埠兴起,万历七年(1579年)《龙川县志》载:“老龙渡,邑之东二十里宁仁都,民私置。”一种说法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老龙改称老隆。明清以来,东江两岸渡口林立,大部分属民间修建,即“民私置”,一部分为官渡。后半句“炎州霜轻叶不飞”,以炎州指代南方,虽然秋天来临,但龙川仍然枝叶繁茂,不似北方已黄叶飘零。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祝枝山自书诗贴《将归行》(局部,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夏秋,祝诗《龙川山中早行》曰:“……朝云山腰生,我在云中行。只恐云载我,飞上白玉京。世尘邈已隔,天鸡犹未鸣。须臾微风发,东极金乌升。”此诗应是移植了苏轼《游罗浮山示儿子过》诗句“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的意境。在春天,祝枝山也曾路过龙川,有诗《循州春雨》道:“物候逢春好,春来闷转深。山城十日雨,家国百年心。海吹饶生冷,蛮云易结阴。循州本谪地,何待此愁吟。”

祝枝山途经的古驿道应隐藏于今从龙川县老隆、通衢和登云镇,到五华县岐岭和华城镇,再到兴宁市新陂镇一带的山林丘陵中,这是从龙川老隆至兴宁县城直线距离最短的陆路。通衢镇在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就已建巡检司,设通衢马驿,为广州经惠、潮两府至福建的必经之路。往东十里地的登云镇蓝关(丫顶关),位于龙川县城东,扼守龙川和五华的交界处,地势险要,山岭挺立,山间有长达6000多米的小道。再往东为五华的岐岭和华城镇。华城历史上曾作为长乐和兴宁的县治所在地,其雄狮山遗址发现有东周、秦汉、唐宋和明清的文化遗存,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雄狮山塔至今尚存。

三、兴宁郊游览胜

进入兴宁盆地,横过宁江河,可从西门进入兴宁城。《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该城由知县秦宏于成化四年(1468年)夏筑成,“高十八尺有半,围六千二百六十尺,辟四门”,古城面积约0.28平方公里。兴宁市区石光街现仍存明代古城墙,大部分为成化年间所建,是当年祝枝山天天见到的场景,南门(迎薰门)保留较为完整,北门(拱辰门)仍保存内门及城墙138米,东门和西门在文革时期被拆除。对于当时的县衙,该志第二卷也有详细记载,官署为“厅三间,穿堂三间,后堂五间”,“知县衙一区,旧在正厅东,今在后堂后”。祝枝山在县衙居住办公,有诗《县斋早起》云:“县小才疏政未成,披衣冲瘴听鸡鸣。向来啸傲知多暇,老去驱驰敢自宁。有物解将王路塞, 何人填得宦途平, 拙谋果是因微禄,好傍吴田晏起耕。”对兴宁学宫(文庙),该志也专列“学校”一节详细记载。王宠在《明故承直郎应天府通判祝公行状》记载:祝枝山“暇则亲历学官,进诸生课试讲,岭之南彬彬向风矣。”该学宫现位于兴民中学校园内,为成化十八年(1482年)巡按御史徐瑁迁址改建,如今保留有清代古建筑大成殿、尊经阁、东西庑、棂星门、泮池等,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image017.jpg

兴宁明代古城墙北门

image019.jpg

神光寺

祝枝山在兴宁期间,也常常呼朋唤友,四出郊游,吟诗题字,赞美当地山水、人民。著名的诗作有《过林头,看修竹数里不断,甚爱,戏题》:“五寸冲牙丈八矛,装成十万绕林头。莫欺楪子兴宁县,一半人家千户侯。”果然,此后兴宁崇文重教,人才辈出,亦文亦武,爱国爱家,仕途通畅,“一半人家千户侯”实至名归。清末以来,仅兴宁走出去的国共两党的将军就有100多名,其中有邓逸凡、李洁之等中将26位。

祝枝山游县城南郊的神光山,作诗《神光山》:“出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山灵我为乡人问,会许何年更有光”。“翰林留得读书堂”,是指北宋兴宁人罗孟郊(1091~1153)年幼时在神光山下读书,天圣年间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第三人(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山上现有神光寺,当时称寿庆寺,其东侧有探花书院、探花亭、墨池寺、墨池(宋罗学士洗砚处)等建筑和遗迹。祝枝山所作《墨池铭》,勒石立于墨池边。

image021.jpg

兴宁胜景神光山

又游和山岩,现存有祝枝山倡建的和山古寺(建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石壁原刻有他题书的“灵岩”大字,刻有祝诗《游和山麻石岩》:“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民风都似此,吾为尔陈歌。”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兴宁人王天与荣归故里,祝枝山陪同游县城东北二十里的和山岩。王天与为正德九年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年)任江西宁都知县,因追随王阳明(王守仁)在赣南剿匪有功,翌年擢升浙江道御史。

县城东北六十里,出了平原进入山区石马镇,祝枝山曾探胜石马洞和马石。《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巨石绝类马,名马石”,“旧名石马石,余今去上石字”。这一匹为祝大才子亲自定名的“黑马”,为这些绿水青山之间的小山村注入了多少钟灵毓秀!明末清初,兴宁石马的何南凤(牧原和尚)融汇佛家和儒家理论精髓,亦佛亦儒,亦僧亦俗,创立中国佛教临济宗的“横山堂”新流派,广泛影响岭南及东南亚一带。

image023.jpg

石马镇的马石

image025.jpg

何南凤纪念馆

从兴宁北部山区再北行,可进入赣州安远县、寻乌县等地,但祝枝山没有出县北游到太远的地方,因为当时的赣南属于兵凶战危之地。明代中期,朝政日衰,沉疴宿疾残害黎民,地主贵族鲸吞土地,成千上万的失地农民源源不断地沦为流民。他们啸聚山林,成为朝廷“剿匪”对象。大才子祝枝山在兴宁修县志时,“大圣人”王阳明正率领大军在兴宁以北的江西、湖广、广东和福建四省交界一带剿匪。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统一节制潮州、惠州、韶州、南雄、赣州、汀州、漳州各路兵马。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至三月,王阳明率军进抵广东龙川县,剿灭了浰头的悍匪;五月,王阳明上《添设和平县治疏》,随后朝廷批准新设广东和平县。对兴宁周边盗匪猖獗、羽檄交驰、干戈满目的乱象,作为官府中人的祝枝山自然十分清楚,应不会深入险境。

四、东游韩江抵潮州

正德十三年(1518年)四月,祝枝山于当年游罗浮山之前,先赴潮州拜谒韩文公(韩愈)祠,但同样遭遇恶劣天气,悻悻而归祝枝山作赋《望韩》,按语云“戊寅之岁四月十九日,在潮州独往谒文公庙”,但因为“风雨横厉,江水凶怒,素舟不可济,退俟桥尾”,无法上岸,只好遥拜韩文公而返。祝诗有《潮州韩文公庙》一首:“一世北斗望,千秋南海滨。文章传绝圣,政事泽时人。姓作儿童字,心将动值驯。佛灵能有祸,终不下臣身。”

此次旅程的路线是出城后舟行宁江、梅江、韩江,水路直抵潮州。《正德兴宁志》第一卷记载:“通海河”、 “西门外河”(即今宁江河),“下达潮州入于海”,“是惟官渡”。实际上,依托韩江、宁江水系,兴宁县城也成为连通潮汕平原和粤闽赣三省边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明清时期,潮州府的商人从韩江北上宁江,逐步向兴宁集聚,形成商帮。《正德兴宁志》第二卷记载:“西河渡即西门河,商货从集,又称西门步渡。”这些商人将潮州产的海鱼、稻谷、陶瓷、丝布等销往赣闽粤三省交界山区,同时将山货、药材、木材等运往潮州。一些商人为牟取暴利,还贩卖私盐等违禁物品。兴宁城区宁江之畔,现存有初建于清朝嘉庆十一年(1806年)的两海会馆(又称潮州会馆),由海阳县、澄海县等地潮商捐资兴建,为潮汕风格之府第式建筑, 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image031.jpg

宁江岸边的两海会馆正门(潮州会馆)

到县南六十里的重要驿站水口,宁江河与从紫金县、五华县东来的琴江汇合,并入梅江。明代在水口设有巡检司(负责地方治安,归县令管辖),《正德兴宁志》记载正德中期建有“厅三间,穿堂三间,左右廊各三间,更望楼三间。”

梅江由水口折往东北方向,流过程乡县(今梅县)的畲江、丙村、松口和大埔县的三河坝。松口是千年古镇和岭南商贸重镇,现存有明代万历朝始建的元魁塔和明清古渡口“火船码头”。

image033.jpg

流过梅县松口古镇的梅江

image035.jpg 梅县松口古镇的火船码头

梅江在三河坝与源于福建的汀江并为韩江,向南转入丰顺县、潮安县,乘舟可顺流到达潮州及韩江东岸的韩文公祠,再往前可从汕头出海。三河坝自元代以来就是粤东水路交通的要冲和兵家必争的要塞。三河坝的崛起,与元朝政府大规模修建粤闽赣三省边界的驿道驿站直接相关。元代以军事征服闻名于世,蒙古统治者为加强对南部边陲地区的控制,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由江西行省广东道宣慰使月的迷失组织修建新驿道,自隆兴(今江西省南昌)经抚州(今江西省临川),入邵武(今福建省邵武),下汀州(今福建省长汀),然后顺汀江、韩江直达潮州,全程“径道一千六百余里”,“立站一十七处”。再经过明清两代的扩建,东南沿海地区水陆联动的驿道体系大为完善。三河坝(三河镇)是这个驿道体系的一个关键节点,故元代以后其军事和商贸地位迅速上升,《清统志》载:“明洪武九年设巡司及驿丞,十年又置递运所,嘉靖四十三年筑城。此地现仍遗存明朝的城墙(南门)古迹,以及稍晚于祝枝山的明代嘉靖朝兵部尚书翁万达墓。

image040.jpg

梅江、汀江和韩江在三河坝汇流

image041.jpg

三河坝明代古城墙南门

总之,在岭南五年期间,祝枝山足迹遍及粤北、珠三角和粤东,创作诗文超过50篇,热情讴歌广东的风俗物产和古迹人文。他在《越台诸游序》中写道:广东“地多灵山杰水足以夸足目于四方者”,“若大庾之巨,浴日海珠辈之细,罗浮、白云、浮丘之居仙,曹溪、峡寺之居佛,至乎韶石、韩山之居圣贤,厓门之系乎兴,灭类未足尽。”此寥寥数语,言简意赅,盛赞南粤的地灵人杰,也道出祝枝山在岭南的游走行踪和所见所思。

主要参考文献:

祝允明.《怀星堂集》. 西泠印社出版社,2012年.

祝允明.《正德兴宁志(整理本)》.兴宁市方志办,2015年.

张廷玉等.《明史》. 中华书局,1974年(2016年重印).

张新标.《祝允明对岭南风物的书写》.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4期.

王元林.《客家古邑古道》.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

颜广文.《元代隆兴至潮州新驿道的开辟及对赣闽粤三省省界开发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