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11日在兴宁市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兴宁市市长 丘孝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兴宁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市政府在上级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主动对接梅州市“一区两带六组团”发展战略,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着力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发展格局,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成功创建为省卫生城市,列入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市综合信用指数居全国第13名、广东首位。2017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79.1亿元,比增6.2%;固定资产投资84亿元,比增3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8亿元,比增7.3%。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中心四组团”建设初见成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总投资200多亿元的新城产业和配套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神光山齐昌楼、山顶广场投入使用,棚户区改造文峰新城二区完成工程量的98%、锦绣新城二期完成89%,四馆一场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春节前,兴宁大道、东环大道可实现全面通车,兴南大道可完成路面改造,国道G205线洋里至茅塘改建道路可实现单幅通车。工业“两组团”建设扎实推进。新征土地1868亩,清理低效利用土地506亩。投入5.5亿元,加强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叶塘安置区首期、园区外环路等项目建成使用,工业大道、兴业大道等12条园区道路全面动工。新增佳盟子电机等5个进园项目,明和光学、东腾纸业等7个项目动工建设。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广梅园兴宁共建园完成土地征收平整,水口工业园的规划调整等工作加快推进。旅游“两组团”发展迅速。编制了《兴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熙和湾花灯楼荣获“世界最大灯笼型建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广东明珠养生山城、宋声生态旅游等项目进展顺利,玖崇湖温泉度假小镇、熙和湾·客天下花灯文化特色小镇动工建设;建成14座旅游厕所,完善了道路、标识标牌等设施,打造了径南东升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热点。 实体经济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扶持企业发展。完善《兴宁市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为企业发放增信放大贷款9395万元。新增丰谷音响等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仪生态科技、精维进电子等10个项目实现投产。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4.95亿元,比增2.3%。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3.68万亩,创建千亩水稻试验片20个,农业机械化率达51.1%;粮食生产安全稳定,总产达34.8万吨,我市被列为全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试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97%。精致高效农业效益显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培育梅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创建梅州市级以上农业标准示范园3家。新陂镇获评省级优质水稻种植加工专业镇,大坪镇被认定为梅州市级大豆制品专业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6.73亿元,比增4.8%。现代商贸、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迅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6亿元,比增10.5%。金融服务经济发展能力增强,存贷比同比提高3.68个百分点。依托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兴宁系列活动等平台,大力招商选资,共引进广东科为、泰歌科技等合同项目23个,计划投资总额112亿元。 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完成技改投资2.73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2个、省级科技项目11个,新增机器人应用34台;鑫飞钢艺、弘和高新等7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雨金属、江河电器等6家企业获准组建梅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粤东西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试验点)、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扎实推进,成立了兴宁市创业创新协会,争取专项资金1000万元扶持企业140家,为283家企业发放服务券。广东壹号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省级“星创”天地,市技工学校、亿凡星科技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备案单位、省级众创空间,培育梅州市级以上公共服务示范平台8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3家。广东宝兴、广东富农等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全市专利授权数达217件、申请数360件,分别比增6.37%、7.14%。 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以创建“省文明城市”“省卫生城市”为抓手,狠抓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理顺城市管理机制,组建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强力整治城区“六乱”行为,启用粤东农贸综合批发市场,改造(新建)城区公厕26所,升级改造农贸市场5个,实施了锦绣大道、街心花园改造等28宗市政工程。建成16座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区主要街道重新划定停车位4500多个,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县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示范点。罗浮、坭陂、水口、合水和叶塘五个镇的“六个一”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投入6900万元,建成合水和龙田“两镇八村”新农村连片示范项目的43个节点工程;58个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展顺利,221个自然村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齐头并进、各具特色。总投资16.94亿元的环境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编制村庄规划908个,完成1500个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省级卫生村194个,梅州市级卫生村210个。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入10.4亿元,加强交通路网建设。兴华高速顺利通车,省道S225线升级改造等3宗公路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升级改造了甘罗公路梯子岭段等8条县乡道路,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82公里,改造26个行政村村道。民生水利工程不断完善,投入2.5亿元,完成山区五市中小河流治理41.5公里、中小河流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62.8公里,望江狮水闸重建、“五沿”崩岗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投入1.1亿元,建成99个电网建设项目,叶塘220千伏、径南11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营。建成原中央苏区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应用试点461个,建设了通信基站120个、公共智慧WIFI热点800个,实现行政村光纤全覆盖。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投入6884万元,推进林业四大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碳汇造林3.6万亩、提升生态景观林带0.2万亩、森林抚育37.05万亩,建成梅州市级森林公园1个、乡村绿化美化省级示范点4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6%。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全部办结。全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造纸行业、畜禽养殖污染、道路扬尘、水环境等综合治理,爆破拆除华润电力两座冷水塔,依法关闭不符合产能政策的土轮窑砖厂56间、与省级自然保护区重叠的采矿企业1家、污染企业108家,淘汰锅炉24台、黄标车1097辆,治理铁山嶂等地质灾害隐患点27个,完成16个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防护措施;投入8000多万元,清理禁养区养殖场(点)792家;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对市、镇(街)、村(居)江河湖泊的巡查监管。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年度任务。 三、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日趋健全。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3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527个,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步伐加快。引导11个贫困村筹集资金561万元投资工业园区,每年获得10%的稳定收益。至年底,累计有1984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培训各类劳动力12631人,劳动力转移就业18917人,城镇新增就业6757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五大险种”综合参保人数达32.26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93.83万人、40.21万人。累计发放各类资金1.6亿元,低保、五保、孤儿和残疾人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建成儿童友好社区40个、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10个,新增民办养老机构4个,留守儿童、老年人等服务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创建省现代化教育先进市工作扎实推进,坭陂、叶塘等12个镇通过教育强镇复评验收,改善了梅卫职校、成人中专和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新城三所学校9月份实现招生,田家炳中学恢复初中办学,增加优质学位8800个。合水学校、刁坊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8.1%,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现全覆盖,普通高中阶段优质学位达100%。建成10个文化驿站、14个农村文化俱乐部、14个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成功创建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民俗《上灯》、民间技艺《大坪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峰塔等4个文物保护单位和罗屏汉故居等修缮工程进展顺利。新增3所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3所省级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我市被认定为省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县。市业余体校被认定为省蹦床重点训练基地。成功举办了兴宁市磨房200公里骑行、千人徒步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市老体协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动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新建市人民医院项目,目前,已筹集爱心捐款2.2亿多元。启动水口镇中心卫生院的升级改造,完成3个镇卫生院、429个村级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全面两孩政策稳妥实施,人口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质量强市工作取得实效,品鲜农业、金绿农业等2家企业产品荣获“广东省名特优新”称号,鸿源机电的兴电牌水轮发电机组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七五”普法全面启动。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和自然村历史人文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和“双拥”工作有序推进。工会、共青团、慈善等作用有效发挥。统战、外事侨务、港澳台、民族宗教、机构编制、监察、统计、物价、法制、供销、打私打假、人防、档案、方志、保密、老区建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兴宁”建设扎实推进,新增治安视频监控高清探头500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强势开展“飓风2017”“梅安1号”等行动,全市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5.8%。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等重点时段的安保任务,市公安机关被省公安厅授予集体二等功、获得梅州市“突出贡献奖”。稳妥推进市、镇(街)、村(居)三级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8%。社会工作不断加强,兴田、坭陂两个社工站纳入广东社工“双百计划”第一批示范建设点。成立了全省首个县级社区矫正管理局。市应急指挥中心开通镇(街)视频连接。建成龙北等4个区域自动化气象站。圆满完成“无传销县(市、区)”创建任务。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农村道路交通劝导员、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惠民实事有效落实。预计民生领域支出4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4%。十件民生实事43项具体工作全面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底线民生、卫生医疗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活补助、困难残疾人生活津贴、城镇独生子女父母计划生育奖励等补助标准;新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1603套(户),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971户;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投入使用;城区21所学校完成了“明厨亮灶”工程;“送影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460场;启动老水口大桥、白泡桥维修工程,实施8座镇级污水处理厂、771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781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建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4公里;涉及10个镇的39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涉及24个行政村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有序推进;在全市农贸市场开展了16887批次农产品快速检测,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四、政务环境继续优化 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稳步实施,淘汰落后造纸产能6.72万吨,国有“僵尸企业”出清步伐加快,减轻企业负担8011万元,实施了31个补短板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缩减10.5%,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30项,制定并公布权责清单5批10958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铺开。完成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压缩率达14.1%。农村综合改革有序推进,集约土地3397亩,实施经济发展项目51个,撬动6000万元社会资金。司法、财税金融、不动产登记、供销社、农信社等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新增各类商事主体6174户。公布了第一批市级公共服务清单,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一门式一网式”“马上办”政务服务模式改革成效明显。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自觉接受市政协和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意见,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5件,政协提案103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完善市政府议事规则、法律顾问制度和监督机制,健全依法决策程序,开展四次市政府学法活动;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1宗,“兴宁发布”微信平台入选“广东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区、县级)”。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大宣传、大培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严格履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严肃查处了40名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政风行风持续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团结拼搏,扎实工作,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加快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离不开上级党委、政府和兴宁市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离不开对口帮扶单位、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驻兴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兴宁发展的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小、工业经济短板明显、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现状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1-9月,我市生产总值仅占梅州全市的15.8%;规上企业仅有51家、占梅州全市的11.06%;仅有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级工程研发中心5家,分别占梅州全市的13.14%、8.33%。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任务繁重,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供给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三是城乡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民生事业、精准扶贫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离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四是政府工作人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水平、抢抓机遇的能力、敢担当善作为的精神、依法行政和廉洁从政的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找准定位,坚定信心,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紧扣新要求,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力加快兴宁振兴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省、梅州市和兴宁市委的部署,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壮大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建设梅州副中心城市、粤东工贸重镇,实现生态富民强市新目标,加快构建“一中心四组团”发展新格局,开启兴宁振兴发展新征程。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梅州市下达年度计划。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如下四方面工作: 一、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新活力 全力建设工业“两组团”。围绕打造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重要工业基地的目标,推进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水口工业园两个工业经济组团建设。加快用地报批和征地拆迁进度,盘活低效用地,力争储备土地1000亩以上。规划建设广州天河(兴宁)创新产业园,谋划成立创新产业园产业基金;完成省道S225线园区段升级改造,推进兴业大道、富业大道等“六纵六横”路网建设,规划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安置区二期、标准化厂房、园区小学、产业孵化、人才公寓等服务配套,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力促鸿源机电二期、永泰科技等6个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凯闻食品、明和光学等9个项目尽快投产,保仪生态科技、丰谷音响等10个项目达产增效,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加快水口工业园的规划完善、招商引资等工作。进一步增强水口、叶塘等镇的服务配套功能,促进镇园联动、产城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落实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创新驱动。落实省创新发展“八大抓手”,鼓励企业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整合资本、技术要素,引进一批创新型人才,培育自主品牌,吸引上下游产业配套,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梅州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以上。借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机电、工艺、纺织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15个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技改投资3亿元以上。壮大主导产业。鼓励鸿源机电、南丰电气、华雨金属、云山汽车等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支持广东珍珠红、富农生物、联康药业等企业提升质量、做优品牌,发展壮大食品药品产业。支持立讯精密、精维进电子等企业增资扩产,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以泰歌科技、弘和高新等企业为重点,强化产业配套,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至年底,力争培育产值超20亿元、超10亿元的产业各1个。扶持企业发展。继续实行市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减轻企业社保、技改等12个方面的负担。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鼓励金雁电工、富农生物等企业上市融资发展,推动华威化工、宝兴农牧等企业的合作项目尽快见效,促使塔牌混凝土、红旗体育等企业上规模、增总量,力争新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企业2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以上。 加快打造旅游“两组团”。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培育发展生态富民产业,加快建设东部养生度假、中部客家文化两个旅游产业组团。建设特色景区。完成广东明珠养生山城一期酒文化、茶文化产业园项目,启动休闲娱乐园等项目;完成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万紫御园、游乐场二期等工程;加快建设宋声农业生态旅游、大天然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等项目,完成径南镇月形山森林公园创建3A景区工作,打造一批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新亮点。建成县道X013线至银山生态园等一批旅游公路,新建5座旅游公厕,培育一批星级民宿,完善停车场、应急救援等设施。增加旅游供给。结合全域旅游、全季旅游新趋势,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增加旅游资源、产品和路线供给,促进“旅游+”发展。充分挖掘传统村落、古村落、围龙屋、古驿道、客家民俗等资源,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依托龙田精致高效农业基地、径南富荣云山谷生态旅游区等景点,以农乐体验、农业观光等为载体,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结合“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革命文化教育,加强两海会馆、罗屏汉故居、刘光夏纪念馆的保护和利用,启动红五十团遗址修缮工程,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载体。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新建高标准农田4.7万亩,完成水田垦造2885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2%以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地方粮食安全。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三品”认证企业2家以上,梅州市农业标准示范园和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各2家以上,培育优质稻、油茶、茶叶、金柚、火龙果等一批绿色农业品牌。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流通渠道。发挥精致高效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建设一批集农事体验、特色采摘、休闲垂钓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增梅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以上。 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抢抓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共建、广州天河区对口帮扶的机遇,不断扩大开放,优化环境,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加强产业共建。继续加强与广州市天河区的沟通协调,依托天河区在产业、信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争取更多项目落户兴宁,推动产业共建共享,力争引进梯度转移项目10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5个以上。强化招商选资。认真研究产业政策和投资者需求,依托优势产业和比较优势,坚持乡贤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和集群承接,提高招商实效,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个,投资总额达80亿元以上。落实好第五届世界客商大会签约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清13家国有“僵尸企业”,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进政务信息整合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同城通办”,推广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和电子营业执照,推动市场准入和退出便利化。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工作,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二、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 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围绕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强化要素保障,注重产城联动,着力建设兴宁城区经济社会文化中心。完善功能配套。加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力度,建成文峰新城二区、锦绣新城二期工程,推进文峰新城三区、锦绣新城三期建设,实施周边配套设施工程;推进图书档案馆、美术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扩容、市第二自来水厂扩建、地下管廊、华润燃气等项目建设,实施肉菜市场、垃圾中转站和南部新城综合性农贸市场等项目;完成兴南大道升级改造,实施官汕路改造工程,启动连接锦绣大道与兴宁大道的桥梁建设,规划建设新城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继续实施一批老城区的市政管网、防灾减灾、信息基础提升工程。促进产城联动。依托毅德商贸物流城、欧尚购物中心、电商示范基地等项目,促进电子商务与现代商贸、物流快递等产业联动发展,带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力争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家以上,建设粤东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基地;依托广东跃速、神光山皇家金煦国际度假村等项目,促进体育服务、休闲度假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升圩镇功能。继续推进水口、坭陂、罗浮、合水、叶塘等镇的“六个一”项目建设,编制总体规划,完善学校、农贸市场、污水处理等设施,完成商业街外立面改造,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示范带动建制镇的规划建设。 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多规合一”;修编城乡规划管理暂行规定,编制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加快创建“省文明城市”步伐,启动“国家卫生城市”“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制,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推动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加强对建筑市场、房地产开发领域的监管,逐步规范社区物业管理。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强力整治“脏乱差”。开展“牛皮癣”专项治理,规范三鸟批发、活禽(畜)宰杀管理,推进城区8米以下街道、城中村和三个街道办的清扫保洁,修复中山东路街道骑楼,继续实施一批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市容市貌。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示范点工作,打通西河桥至中山东路“断头路”,完成中山东路与兴东路交叉口、宁江桥至市人民医院等14个交通拥堵点治理,合理划定和管理停车位,促进交通更顺畅。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城区、旅游景区、客运站场公厕的管理水平,在城区规划新建一批公厕,各镇圩镇、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至少建设一间公厕。严格落实土地和规划建设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行为,进一步规范城乡建房。推进总投资35.9亿元的环境“项目包”建设。落实村庄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成90%的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不断增加供给,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乡村振兴,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培育特色小镇。加快玖崇湖温泉度假小镇、熙和湾·客天下花灯小镇建设进度,启动广东明珠健康养生城项目;依托工艺、纺织、油茶、旅游、茶叶等专业镇、特色镇,促进产业与资源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小镇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建设一批有田园风光、有产业支撑的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完成《兴宁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2428个自然村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提升58个省定贫困村、“两镇八村”新农村示范片、6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水平,培育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示范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坚持政策和项目向农村倾斜,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村村通自来水、农村电网、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结合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发展,培育农村新业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退役士兵、外出乡贤回乡发展农业,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再抓一批村级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进一步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改革。稳定土地承包权延长30年不变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契机,依法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快村民理事会建设,完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提高村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推动乡村善治。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计划投入7.24亿元,完善城乡交通路网。配合做好双龙高铁的站场规划选址、征地拆迁、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力争年底动工。完成国道G205线洋里至茅塘、国道G206线兴宁松陂至丰顺北斗段等6宗改造(改建)工程,加快省道S225线升级改造工程进度,启动宁江桥头至合水风景区、济广高速坪洋出口至罗岗霞岚段等4条公路建设,做好河惠莞高速麻布岗出口至罗浮连接线、省道S226线罗浮至兴城段改造的前期工作,维修加固龙田大桥、水口一桥、白泡桥,推进未通客车行政村窄路面拓宽工程,建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100公里。投入4.99亿元,完成10.5公里的宋声河治理工程,加快望江狮水闸拆除重建、村村通自来水等工程建设,实施革命老区和“五沿”崩岗治理226宗,完善城区自来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投入4265万元,实施56个配电网基建项目,升级改造配电网线路30千米;完成省定贫困村电网改造任务。加快“三网”融合,促进信息领域消费提升。推进农村超高速无线局域网建设,实现WIFI热点主要公共场所、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增创生态环境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守牢生态底线,保障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投入5032万元,新增森林碳汇造林3.6万亩,森林抚育12.88万亩;强化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积极构筑罗浮等北部五镇的生态屏障。全面落实“河长制”,对全市江河湖库实现常态化巡查监管,启动东排沟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实现饮用水源达标率、地表水质达标率、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实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落实森林、绿地等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燃煤锅炉改造、建筑扬尘治理、城区餐饮油烟废气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等工作,抓好黄标车淘汰,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5%以上。加强水污染防治,巩固禁养区畜禽养殖关停成果,开展屠宰场等专项整治,建设刁坊等8个镇的污水处理厂、572座村级污水处理站,完善配套集污管网。推进土壤污染防控,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进度,完善2家水泥粉磨站、3家漂染企业和27家医院的污染治理设施;推进废弃矿区、重大地质灾害点的综合治理,完成134户削坡建房综合整治任务。开展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推动绿色发展。立足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定位,严格项目准入许可和排污许可,落实环境保护监管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落实去产能各项政策,鼓励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全面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幸福美好新生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落实驻村帮扶责任,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精准实施帮扶措施,健全长效脱贫机制,增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58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程序管控,确保对象精准、信息准确。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纠正精准识别不准、责任落实不到位、帮扶措施不精准、群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做到扶真贫、真脱贫。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成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依托兴宁市技工学校等平台,扩大电子商务、数控加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抓好社保扩面征缴和待遇发放,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等工作。加强城乡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建设,完善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保障机制,新建40个儿童友好社区。注重医养结合,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和养老机构。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确保如期创建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进一步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扩大南新小学等学校办学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增加学位供给,在各学段起始年级消除大班额现象。启动未来5年幼儿园和中小学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支持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发展。加快梅卫职校、市成人中专学校创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步伐,启动市技工学校创建高级技工学校(大专层次)工作。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公办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一村一文化活动中心”作用,建设10个文化驿站、7个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增加公共文化供给。深化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新建市人民医院、水口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改造、民营三甲医院等项目建设,做好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的前期工作;继续抓好卫生“两基”示范镇创建活动,全面完成卫生院、村卫生站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加快建设健康兴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进省足球试点县工作。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力争培育1-2个地理标志商标。稳妥推进供销社、司法、财税等体制改革。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市农村地籍调查。推动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人防、双拥、统战、外事侨务、港澳台、机构编制、气象、民族宗教、统计、方志、档案、保密、应急等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强化社会治理创新。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社会崇德向善。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和引导,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继续加强“两建”和打私打假工作,维护市场秩序。积极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深入推进法治兴宁、平安兴宁建设,深化城乡网格化管理,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机制,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信访积案化解,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建设464个视频监控高清探头,加强公安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健全信息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普及“智慧食药监”平台应用,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在城区12间大型酒店和46所乡镇公立学校建设“明厨亮灶”工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依法治理,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今年,市政府将继续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提高困难群众救助补助标准。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457元、206元提高到 503元、228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水平从每人每月1450元提高到1560元、分散供养水平从每人每月880元提高到950元。城乡低保对象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 80%以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1800元提高到189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从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520元。二是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创业400人、城镇就业4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00人。对符合条件参加职业技能晋升培训、法定劳动年龄内的省内外城乡劳动者按规定给予补贴,提升2000人次就业技能水平。实施“圆梦计划”,资助6名在兴宁务工的优秀新生代产业工人参加学历继续教育的专、本科学习。三是提高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流动并长期从教,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从每月人均不低于900元提高到不低于1000元。四是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安置房490套(户),发放租赁补贴90户。全面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完成 400户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五是提升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水平。将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9万元提高至10万元,职工补充医疗保险年度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27万元提高至28万元。将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一级医院从450元降低至200元,二级医院从600元降低至450元,三级医院从800元降低至650元;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起付线二级医院从500元降低至450元,三级医院从800元降低至650元。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从10000元降为8000元、报销比例从70%提高为75%; 城乡五保供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起付标准从 2000元下调至1000元,报销比例从80%提高至85%,不设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20元提高至130元。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达60%以上。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200对,人群覆盖率达80%。六是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供给。镇中心以上学校全部实施校园网提速工程,实现光纤网络延伸入班,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点实现30%以上。整合侨光中学、黄陂崇文小学,建成九年一贯制的崇文学校。“送影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5460场、“送戏下乡”文艺演出60场。建设城乡 15分钟健身圈,为省定贫困村配建一套8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完成宁新文体广场健身工程。实施惠民信息平台扩容升级工程,将公布或查询事项由28项增至49项。七是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全市58条省定贫困村基本建成新农村整洁村。建设环境质量生态自动监测网络。实施涉及17个镇102个行政村的102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3个以上森林防火瞭望台。在罗浮镇建立一级乡镇专职消防队,在坭陂镇、水口镇、径南镇建立二级乡镇专职消防队。实施涉及刁坊等五个镇26个行政村共1.15万亩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全长4.2公里的东排沟治理工程。八是实施交通便民工程。完成省道S339线兴宁市大坪圩至回龙段公路路面改造5.8公里。完成原水口大桥、白泡桥的维修加固工程。完成新农村公路硬底化50公里。建设 1 座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3个充电桩,改造城区10座公交站亭,改造15个公交站台。九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支持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制度,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调解成功率不低于97.5 % ,“民转刑”案件比 2017 年下降10%。十是增加农民农业生产补助。对全市103.3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按规定提高每亩补偿标准。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含农场职工),按平均每亩不低于85元进行直接补贴,补贴总面积不少于30万亩。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其中水稻保险参保率达到 80%以上,每亩每造保额从400元提高到800 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执政为民新形象 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对党忠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县域经济等重大问题开展调研,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把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贯彻上级和市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司法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继续开展市政府学法活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快建设法治兴宁,提升“七五”普法效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政府诚信体制,切实提升政府公信力。 不忘初心,建设服务政府。坚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政府工作始终,深入基层察民情,全力以赴惠民生。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市公共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和“12345”热线等平台建设,深化“一门式一网式”“马上办”等改革,整合政务信息,优化办事流程,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广大群众。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鼓励担当,容错免责,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干净自律,建设廉洁政府。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监督条例、问责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落实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变异反弹,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监督执纪问责,严查群众身边“微腐败”行为,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各位代表!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上级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担当,继续前行,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奋力开创兴宁振兴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用语说明 一区两带六组团:即梅州嘉应新区起步区,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兴宁、平远、蕉岭、大埔、丰顺、五华六个组团。 一中心四组团:即以兴宁新城为中心,以广州天河(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水口工业园为两个工业组团,以东部养生度假旅游产业、中部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为两个旅游组团。 “星创”天地:即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 “六乱”行为: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六个一”项目:即完善一个合实际、能落地的规划;建设完善一批市政工程和学校、医院、文化、环保、公园等公共设施;整理或征用一片建设用地;建成一个有品质、能聚人的住宅小区;改造提升一条有特色、聚人气的商业街;建设一个便民利商的政务中心。 两镇八村:指龙田镇凉伞村、金星村、龙盘村、蓼塘村、碧园村、羊岭村和合水镇罗陂村、溪唇村。 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房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拆除危房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水体污染。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明厨亮灶:即餐饮服务单位(包括餐饮服务经营者及单位食堂)通过采用透明玻璃幕墙、隔断矮墙或参观窗口以及视频显示、网络展示等方式,公开展示进货查验、后厨加工、凉菜制作、清洗消毒等重点区域、重要环节,实现阳光操作,主动接受公众监督。 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 “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即群众进一扇门就能办理所有的审批事项,上一个网站就能够找到所需要的政府服务。 “六纵六横”路网:即园区六条横向道路和六条纵向道路,包括:园区外环路(新兴大道北、西、南)、工业大道、富业大道、兴业大道、兴合线园区段、发展大道、鸿源机电至凯闻食品路段、英新纺织至拓展盈辉路段、广东科为至拓展盈辉路段、鸿源机电至联康药业路段。 “三品”认证: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 海绵城市: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实现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 四好农村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农村集体“三资”:指农村集体资金、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源。 双龙高铁:即龙川至龙岩高铁,是长三角经海西经济区联系珠三角地区的重要辅助通道,也是联系粤闽两省内陆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融合:即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智慧城市:指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以案定补”制度:指每年对镇、村等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工作给予适当补贴的一种激励机制,根据调处矛盾的难易程度和调处结案方式,每年由县财政给予调解员一定的补贴。 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公开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 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与明知故犯行为区分开来,把国家尚无明确规定时的探索性试验与国家明令禁止后的有规不依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 “微腐败”行为: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二是这种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三是社会公众对其态度暧昧。 相关解读链接: